让孩子做什么事才会变得专心 怎么样改掉宝宝做事不专心的毛病?

[更新]
·
·
分类:生活百科
3126 阅读

让孩子做什么事才会变得专心

怎么样改掉宝宝做事不专心的毛病?

怎么样改掉宝宝做事不专心的毛病?

没有哪个孩子天生不会学习。倘若一直在学,成绩却提不上去,很有可能是因为后天的学习习惯不好。
你的孩子有没有这些坏习惯?今天就孩子们普遍存在的坏习惯给出一些解决办法,赶快帮孩子改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不认真
我家孩子很聪明,就是不认真……
我家孩子上课都懂,可做作业的时候,总是不认真……
孩子考试没考好,回到家告诉家长:“题目我都会,就是不认真……”
这样的话,你是不是常常听到,或者也经常这么说?
是啊,我们的孩子聪明伶俐,就是不够细心,大意了点啊!不是什么大事儿!可这句话其实是毒药,不知道毁了多少孩子,满足了多少家长。
多少孩子因为这句话的安慰,一路这样下去,最后毁在了不细心上!
不认真是小学阶段大部分孩子的通病,经常是本来不该答错的题却答错了,本来不该看错的题却看错了,本来不该写错的字却写错了。
解决方法
1.养成认真检查的习惯
可用提示:“做完之后,自己认真检查。养成检查的好习惯。”这样使学生形成一做完题就能自觉检查的习惯。另外,也要引导孩子自己提醒自己检查。告诉他们:自己要督促自己检查,自己能帮助自己的孩子是好孩子,我喜欢做事认真的好孩子。
2.使用厌恶疗法
这个坏习惯很严重的孩子,可以手腕上套橡皮筋,每犯一次,自己拉几次橡皮筋,会有疼痛感。几次之后,一做作业就会想到不认真就要手腕疼,这样逐渐改掉坏毛病。同时,也可在认真做作业后,给自己奖赏,如做自己喜欢的事。
3.学会自我暗示
告诉孩子,不认真是坏毛病,但并不可怕,只要有决心改,按大人说的去做,一定能改掉。
让孩子学会当自己每犯一次这样的错误时,就把原因用笔记下来,平时多看几遍,或是警告自己,并在心里默念:“别人都不会,为什么我这么不认真呢?认真才可能成就大事业。不认真并不是我的专利,它控制不了我,我一定能战胜它。”
注意分散
一直无法安心学习,越是想学习的时候,越是无法集中注意力,头脑总是被一些莫名其妙的怪念头占据着,无法摆脱掉。有时候,脑子里又一片空白,上课老走神,不知道老师都讲了些什么。
解决方法
1.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
因学习负担重,有的孩子一到晚上便熬夜,结果早晨不能按时起床,即使勉强起来,头脑也是昏沉沉的,一整天都打不起精神。作为学生,主要的学习任务要在白天完成,白天无精打采,必然效率低下。所以,要早睡早起,养足精神,提高白天的学习效率。
2.学会自我减压
孩子的学习负担已经很重,教师、家长的期望又给孩子心理加上一道砝码,如果再对自己的考试成绩看得很重,无疑是自己给自己加压,必然不堪重负,变得疲惫、紧张和焦虑,心理上难得片刻安宁。因此,要学会自我减压,别把考试成绩看得太重。
3.做些放松训练
舒适地坐在椅子上或躺在床上,然后向身体的各部位传递休息的信息。先从左脚开始,使腿部肌肉绷紧,然后松弛,同时暗示它休息,然后,再从右脚到躯干,从左右手到躯干,再从躯干开始到颈部、头部、脸部,全部放松。这种放松训练的方法,需要反复训练才能较好掌握。掌握了这种技术,会使孩子在短短的几分钟内,达到轻松、平静的状态。
4.应用报酬效果集中注意力
首先,家长可以给孩子定个奖赏,作为学习的报酬,这个报酬可以依孩子的兴趣和需要制订。其次,遇到困难内容可让孩子用假想的敌人来处罚和激励自己。
5.利用目标明确化集中注意力
将大目标明确化,从而集中注意力。另外,让孩子把目标用文字或图形来表示也有助于提高注意力。
学习疲劳
精神疲乏,心里烦躁,无法集中注意力,学习效率降低,学习进度减慢甚至停滞。
解决方法
1.减少学习时间
不考虑身体与心理的承受能力,每天逼着孩子长时间学习是不可取的。
2.预防疲劳,感到疲劳之前先休息
疲劳是学习的大敌,等疲劳产生之后再去消除,疲劳已经妨碍了学习,降低了学习效率。因此,预防疲劳更为重要。
3.适当的经常休息
为了避免在课堂上因困倦而睡觉,可以在其他时间睡上一觉。比如,课间休息的10分钟,完全可以让孩子闭上眼睛打个盹午饭后睡10——20分钟,可以预防下午频繁出现的疲劳晚饭后再睡10——20分钟,可以使孩子整个晚上的学习时间延长,且效率提高。
4.自我想象,放松身心
经常做如下的想象练习,可以放松身心:平心静气地坐下来,闭上眼睛,发挥自己的想象,把自己想象成天空翱翔的雄鹰,或者,树上吃树叶的考拉等等。这样的想象既有趣又可以让孩子放松身心。
5.学会精神愉快地去学习
带着忧虑、烦恼、愁容满面地去学习,再简单的学习内容也会迅速使人疲倦。如果能将学习当成一件你喜欢做的事情,带着一份愉快的心情去面对学习,即使学习内容很多,难度很大,也不会那么快就感到疲劳。
不会听课
上课的时候总是听一会儿,就不自觉地东瞧瞧、西看看,桌面上有什么东西都想玩,一枝铅笔、一块橡皮都能让他玩上半堂课,等到被教师提醒而转过神来听课时,由于没听到前面的而跟不上,所以又去玩手边的东西。
这样长期下来,考试成绩自然不好,教师和家长都着急。他自己也知道上课应认真听讲,想改掉这个坏毛病,可一上课就不自觉地又神游了。
解决方法
1.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
通过评价、外部奖赏来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动机,并给予及时、积极的反馈鼓励孩子提各种问题等来激发学习动机。
2.课前调整好情绪
有良好的精神状态,是听好课的基础。
3.养成良好的听课习惯
课前预习,把不懂的问题记下来在课堂上带着问题听课,寻找答案。为了不分散注意力,将与上课无关的东西放在书包里。在听讲时,思考哪些是重点,认为重点的就记下来,准备课后复习。同时,对一些没听懂的也要记下来,以便下课问教师或同学。
4.老师应多关注不认真听讲的孩子
每个孩子都希望得到更多的关注,比如,平时交往中,摸摸他们的头,拍拍肩膀,都会让他们感到自己在教师心目中是有位置的。
在上课的时候,可以经常提问或不断提问,让孩子回答问题可以有三个好处:一是可以使他们集中注意力听课二是可以促使他们思考问题三是经常受到教师提问的孩子,不会以不注意听讲或搞小动作而吸引教师的注意。
考试怯场
“为什么我的孩子平时学得很好,一到大考就发挥失常?”
“孩子平时身体很好,但每逢考试就不舒服,这是怎么回事?”
“孩子压力过大,这段时间看书看不进,我们怎么开导他?”
一听说要考试,情绪就极度紧张,面红耳赤,心跳加速,心神不定,紧锁眉头。这样导致在考场影响正常发挥,可能平时学习中,知识都掌握了,可是一遇到稍微大一点的考试,就发挥失常,导致成绩总是不理想。
1.有些紧张是正常的,没有必要害怕
要正确认识考前的紧张,适当的紧张有助于促进复习,提高学习效率。
2.分析原因,根据原因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
一种原因是考试前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而信心不足。解决的方法就是考前对所要考的科目认真复习。
另一种原因是对考试看得过重,仿佛觉得自己考不好会失去整个世界,即动机过强,引起考试焦虑。
针对这种情况可先分析考试的目的。考试是为考查学生在本阶段的学习情况,有哪些知识掌握了,哪些知识还没掌握,需要进一步学习。同时,在平时,教师和家长应避免对考试分数过分看重,更不能通过排名次来加大孩子的心理压力。
3.在考前可进行一些调节,如自我暗示
告诉自己(或大声说出)我能考好”,“我复习得很充分”,我一定能冷静”,在考场上我会挥洒自如”。
4.考前做些减压放松的事情
①饮食减压法。家长可以给孩子多吃一些富含维C的食物。维生素C就具有减轻心理压力的作用,当人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时,身体会大量消耗维生素C,所以考生可以摄取诸如草莓、洋葱头、菜花、菠菜、水果等富含维生素C的食品。或者,在孩子考试前,带孩子去吃自己喜欢的食物,减缓压力。
②运动减压法。科学的安排生活、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有机结合,让孩子的学习与室外活动相结合,这样能有助于减轻压力,同时还会有效转移过于紧张的的情绪。
再跟你分享一下我家宝宝的识字经验,我家孩子3岁开始我就和他一起看书,但不会动的书籍我家孩子不是很喜欢,后来我开始寻找动画类的教育材料,前后使用过多款早教类的应用,普遍存在广告频繁、在未知孩子学习效果的时候就开始收费,直到我发现了,【猫小帅识字】应用,可积累识字量,养成阅读好习惯,快速适应幼小衔接。
故事阅读配有动画,比枯燥的识字纸牌更有吸引力,并且不用担心孩子会误吞卡牌造成危险。听音选字,发音清晰标准,并且最重要的目前所有课程都一次收费就能终生享受,我家孩子一直在学,不会像之前其他应用一样因后续收费导致学习中断,让孩子系统的学习我觉的是很重要的。

如何培养孩子的专注力?

孩子专注能力的培养要从小着手,从细节入手、从日常生活中入手。我们年轻的父母一定要有这样几个认知:
一、上行下效:你的行为习惯是孩子最好的榜样,无论你的习惯好与不好,你的孩子会从你的言谈举行中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或多或少地承袭你们的优缺点,为了规避父母的弱点、放大父母的优点,在孩子面前一定要有好的行为范例。千万不要以为孩子小,就可以随心所欲、为所欲为。在怀孕期间就要有规律的生活、有良好的情绪,让孩子在胎中就有莫名的感应。什么能吃,什么不能吃,你的约束行为会传导到孩子心里,胎育奠定了基础,日后就胜人一筹。
二、潜移默化:孩子出生后,从多方面引导孩子专注于某一事。如吃奶就让孩子专心吃奶,吃饭时,让孩子专心吃饭;睡觉,就让孩子专心睡觉;如此反复,孩子的专注力就会逐步提升。
三、科学规范:好动是孩子的天性,情感转移、兴趣迁移是常态。2–3岁以后,孩子的注意力会发生极大的变化。遇到孩子的注意力不集中的时候,就要科学规范,不能听之任之。诸如吃饭不专一就从吃饭训练开始,交流对话不专一就要告诉怎么与大人交流,告诉孩子坐几分钟,就必须要求孩子在规定时间内坐好;如果要求孩子走多少步,就必须让孩子独立地在规定时间内走完。
四、校证要早:孩子的注意力,随着年龄增长会不断变化着。父母及家人必须及时发现孩子在生活细节中的问题,各个击破,尽早解决。拖的越久就越不好解决。
五、陪伴要多:陪伴是最好的教育。父母的陪伴,特别是和谐共处的环境下的陪伴更有价值。当有了孩子以后,家庭生活、个人生活都会发生变化,或多或少影响着年轻父母的情绪。控制情绪,温情陪伴才能发挥作用。在陪伴的过程中,要杜绝急躁、打骂、斥责。如果父母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孩子的前期努力就等于零。
知性父母、和谐家境、科学膳食、持续训练,孩子的注意力就会慢慢变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