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生三世十里桃花造型草稿 自己拍摄一部微电影,为什么一开始构思的时候很感动,越接近完成越没感觉呢?

[更新]
·
·
分类:生活百科
3882 阅读

三生三世十里桃花造型草稿

自己拍摄一部微电影,为什么一开始构思的时候很感动,越接近完成越没感觉呢?

自己拍摄一部微电影,为什么一开始构思的时候很感动,越接近完成越没感觉呢?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其实不光是电影,在写作、摄影这些艺术性的创造活动中,都常常会遇到这种问题。
不太了解专业上怎样定义这种现象,我把它叫做“灵感与情感的消磨”。
具体来说就是:
一.所谓的“感动”格局太小,深度不够。
举个例子,17年暑假同档期上映了两部电影——《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和《战狼2》,这两部当时我都看了,都哭了。
但一年后的现在,我已经快想不起《三生三世》讲了什么故事,记不得我为什么落泪。但《战狼2》里,冷锋手持五星红旗走出交战区的一幕我至今忘不了,现在想到仍然热泪盈眶。
小情小爱和国家大义的格局是不同的,情感的格局大小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它留在观众心中的时间。
当然我并不是说爱情片就一定格局小,一定不感人,爱情片中也有许多经典作品——比如《泰坦尼克号》。
同样是爱情片,为什么《泰坦尼克号》能获得如此高的声誉,而《三生三世》做不到?
因为前者表现出的不仅仅只有爱情,还有对人性的揭示,对生命的思考。整个故事不只是围着Jack和Rose两个主角团团转,船上的每个人形象都很饱满,贪生的、怕死的、勇敢的,不同的人物为表达不同的东西服务。这些多出来的东西其实在无形中扩大了情感的格局。
而后者,只是讲了一个爱情故事而已,情感缺少广度也缺少深度,由此催生出的感动不会有太长的保质期,即是我说的“情感的消磨”。
二.表达手法的技巧性问题
同样一句“我爱你”,夏目漱石会说“今晚月色真美”,王小波会说“你好哇,李银河”,邓颖超会说“西花厅的海棠花又开了”,三句话有三种不同的意境。
表达技巧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也许题主在最初的构思非常好,格局大,情感也拿捏得很准,这个时候如果没有合理的技巧来帮助表达,难免会平铺直叙,以致原本很精妙的想法最终也落入俗套。
本来很巧妙的东西越做越普通,最初的感动和想法也会渐渐失去光彩,即是我说的“灵感的消磨”。
一点想法,希望能帮到你。

该怎么去卢浮宫呢?

让我带你去卢浮宫
卢浮宫有着非常曲折复杂的历史,而这又是和巴黎以至法国的历史错综地交织在一起的。人们到这里当然是为了亲眼看到举世闻名的艺术珍品,同时也是想看卢浮宫这座建筑本身,因为它既是一件伟大的艺术杰作,也是法国近千年来历史的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