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岁孩子最好的管教方法 6岁男宝宝,做事比较拖延,应如何引导?

[更新]
·
·
分类:生活百科
1657 阅读

1-6岁孩子最好的管教方法

6岁男宝宝,做事比较拖延,应如何引导?

6岁男宝宝,做事比较拖延,应如何引导?

做事情拖拖拉拉、没有效率是受限于父母的控制,孩子所展现的软性对抗韧性、执拗、不听别人的意见,则是孩子对父母硬碰硬的反抗。虽然在有些孩子身上,无论是软性和硬碰硬这两种现象都很明显,但在有些孩子身上,似乎只存在其一。 不过,看似只表现了其中之一问题的孩子身上,同时也隐含着另一种问题的性质。这个问题就是有拖拖拉拉行为的孩子,其实是用拖拖拉拉的手段,表现任性。 经常表现出“不想按照你说的那样做”的任性孩子,总要以某种或多种方式来表达他们的这种执拗个性:不是不等父母把话说完,转头就走就是你说你的,我继续做我的,照样拖拖拉拉再不然就乱发脾气,或者闷不吭声。因此,孩子拖拖拉拉的性格其实也就是他们任性的展现,孩子的任性经常用拖拖拉拉的行为来表现。 家长把孩子送来补习班无非是希望自家小孩能更具竞争力,所以老师常常会把进度落后或考试成绩不理想的学生留下作课后辅导,照理说都已经花比别人多的时间在复习及加强了,对部分学生却仍不见效果。原来他们就是为了排斥被留下这件事,也清楚地知道只要时间到父母就会来接,所以就拖拖拉拉地完成必须的进度,而导致效果不彰。 在孩子的一言一行中,经常有我们需要解读的密码。可惜,许多父母总以自己成人的角度去看待思考孩子的问题,一点都不了解孩子的问题其实往往隐藏着他们真实的担忧、愤怒、失望、伤心等情绪。孩子的心理和情绪状态,受限于经验和知识的多寡,很难用言语说明清楚,他们主要是依靠行为语言表达。 经常表现出拖拖拉拉的孩子,其实内心是无助的,情绪是不愉快的,暗藏在这种行为背后的无声话语是:“我斗不过你,我就要这样做才舒服!” 换句话说,拖拖拉拉的行为,其实隐藏着孩子对父母总是催促的不满与报复隐藏着孩子不得不反抗的敌意,而敌意之所以产生则来自父母在与孩子的情感互动中,鲜少甚至从没有承认、接受、了解孩子的情绪,只是坚持己见,一味地对孩子的行为诸多干涉。 做父母的,需要懂得孩子正常的活动方式:大部分的时间是跑而不是走,好动而不是安静,吃饭时喜欢哼着歌或敲打着碗而鲜少专注地把饭吃完,镜子是用来扮鬼脸而不是为了看是否穿戴整齐等等,能够深入体认到这点,才不至于让自己带着成人经验而无法忍受孩子的种种行为进而迁怒自己和孩子。父母在面对孩子的拖拖拉拉问题时,他们明显的情绪态度是恼火头疼!这就说明,父母在当时非常生气,处在“拿他真没办法”的无奈中。

如何管教熊孩子?

⊙2019.02.09
谢谢邀请作答。
在回答这个问题时,本编想到了“言传身教”这个成语,想到了前几天看到的一篇题为河北这几张图火爆全国!很多人看完沉默了的文章,讲的是如下几个动人故事:
1、在石家庄一路口,一名妇女牵着一个小女孩过马路,见到有车辆驶来,两人下意识地停步打算退回。 不过,车辆在斑马线前停下让行,母女俩过了马路,女孩还在妈妈的提示下,向让行车辆鞠躬致谢,还向司机挥了挥手。
2、等地铁的时候,一个宝宝问脚下踩的脚印是干嘛的,爸爸妈妈还有外婆,特别耐心地给他解释是排队的,并且整齐地排了队给宝宝看。
3、一个孩子在书店“顺走”了四本漫画书,家长发现之后写下道歉信,并留下全部书款,一大早从门缝里塞进书店。道歉信如下:“你好!由于我教子无方,(儿子)在你店里拿了四本(漫)画书。贵店门没开,本应本人带上儿子亲自来道歉,没开门,我给你(把钱)放里面。对不起。”
孩子本性天真,活泼,爱玩,怎样正确引导孩子成长,不至于成为熊孩子,父母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对孩子来说,最好的教育就是父母的言传身教。
顺颂安康!
一一《养气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