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气不好喜欢顶嘴的孩子怎么教
孩子越来越喜欢顶嘴了,脾气越来越大,怎么办?
孩子越来越喜欢顶嘴了,脾气越来越大,怎么办?
首先我觉得如果孩子出现喜欢顶嘴,脾气越来越大,作为父母的不要太焦虑,而是应该感到高兴。
一般孩子,这一生当中会经历两个叛逆期,第一个叛逆期就是,两三岁的时候。孩子学会了很多东西,相比之前还是婴儿时期的孩子,他们会独立行走,在语言表达上有很大的提高,在思维意识上都有都有了很强的判断力。他们也有自己的想法,当父母说的不对的时候,他们就会去反驳。当父母让他们做他们不愿意做的事情时候,他们就会表现出去反对父母,不管是语言还是行动上,他们都在证明自己已经长大。
父母感到高兴的是,他们已经有了自己的思想。而且敢于反抗自己不愿意做的事,从另一方面来讲,这是一件好事。
首先看看家庭环境,是不是有家庭成员脾气很暴躁,很急躁。其次观察孩子发脾气,顶嘴前孩子的情绪,过程中孩子的状态。最后,孩子喜欢顶嘴,脾气越来越大,做家长的是否习惯用强制性,权威性来压制孩子的意见和看法。在孩子有自我意识和主见时,有些行为有了不符合家长的要求,家长就觉得孩子侵犯了自己的尊严和权威,就会采取压制性,家长制度来控制孩子。这样次数多了,孩子被压抑久了,就会容易爆发以顶嘴和发脾气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不满。
孩子脾气倔强,爱顶嘴,分不清好坏,怎么办?
感谢邀请:
孩子的成长受多方因素的影响,孩子不是一个独自成长的人,他的一切行为习惯也都不是自造的。相反孩子的成长行为多受家庭影响,孩子诸多行为习惯都“得益于”家长的的引导,这些引导包括家长的日常行为习惯、家长给予孩子所看的影视剧、家庭生活的外界环境......孩子其实是倔强脾气的受害者,而家长才是真正“加害”使孩子变得倔强的“元凶”。
行为引导1、父母、师长影响孩子的言行习惯
新生命被父母带到这个世界上来的时候是“赤条条”的,不带一丝牵挂。新生儿除了健康的身体几乎“一无所有”,他们连基本的生理活动都需要在父母的帮助下才能完成,饮食靠家长喂、排泄需要父母帮忙搭理、困倦了需要父母陪伴......孩子的成长过程是在父母的帮扶下逐步完成的,也正是在接受父母帮扶成长过程中,孩子通过模仿父母的行为习惯练就了属于自己的成长技能,比如行走、讲话、饮食等等。
孩子学习成长的核心就是模仿,模仿是人一生之中获取生存技能的最佳途径,也正是成长过程的模仿性,人类生存的本性才能代代相传,才能人类文明连续不断代的进化、进步。教学活动的本质就是一个人用自己的言行习惯引导另一些人成长进步的过程,教学活动起源与父母、师长的“口耳相传”“言行示范”,每个孩子的成长都是在父母、师长言行的熏陶下逐步形成自己独立的言行习惯和意志的。
人们常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虎父无犬子”“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这其间最深刻的道理就是孩子的成长不仅仅受遗传因素的影响,更受父母、师长生活习性的影响。孩子是模仿的高手,是“站在巨人肩上成就巨人”的先锋,生活中很多孩子对于他们喜欢的事物都能“过目不忘”“一看就会”。所以,要求孩子行为习惯好的前提是正父母、师长的言行,真实的做到“正本清源,正人先正己”。
亲子运动2、家庭教育给予孩子独立生活的技能
家庭是人生成长的起点,也是幸福生活的终点。家庭教育的本质是为孩子的人生成长活动“授渔”,也就是教导孩子学习成长的基本方法,培养的是孩子【20年后】独挡乾坤生活的智慧。人生的学习成长不同于饥渴时所摄入的食物和水,不能立刻有温饱的感觉,学习知识文化是为明天的生活储备能量,今天“学以致用”用的是昨天获得的技能。孩子的成长过程是缓慢的,从怀孕的那一刻起,孩子就开始了学习成长。出生之后,学习更是成为了孩子最核心的工作,而孩子所有学习活动的本质就是为孩子二十年之后独自生活、独挡乾坤打基础。社会随着时光一刻也不停息的在向前发展,生活时刻都在发生变化,适应生活最好的能力就是适应力与应变力,给予孩子独立生活技能的本质就是引导孩子学会应对一切生活挑战,教导孩子应对世界的千变万化的能力。那么,家庭教育应当为孩子适应千变万化的世界储备哪些应变能力呢?
1】好奇心。每个刚出生的孩子对这个未知的世界总是充满了无尽的好奇,总是想一探究竟,这便是科学界常说的科学精神。是的,孩子天生具有科学探索精神。但是,生活中家长发出的“别乱问”、“别乱动”、“别乱摸”、“别......”正在抹杀孩子爱探索求知的好奇心。早期家庭教育与早教的目的,并不是说让家长早早地赶着教孩子数数、认字、将孩子推入教育系统,而是希望父母早点意识到要保护好孩子的好奇心和兴趣。如果不等孩子好奇和探索之心长大,就早早将各种知识强行“灌输”给他们,孩子的好奇心就得不到滋养,兴趣就很容易被磨灭。等孩子到了学习的年龄,可能最讨厌的就是学习、讨厌接触新事物,真的变成了“厌心”。孔子讲:“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学而不厌”建立在对新鲜事物有浓厚兴趣基础上的。为什么不厌倦?因为孩子一直保有浓厚的兴趣,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孩子才能够想要去探索,并且在探索的过程中不断收到良好的反馈,从而更加主动地再往更深层次探索。和孩子所学的知识相比,对事物产生兴趣的能力,才能使孩子保持进取、探索、成长的动力,才是保证孩子在社会巨变潮流中保持探索精神、具备核心竞争素养。
2】创新、创造力。《游戏力》:“让人最尊敬的人是那些能够创造产业、创造就业岗位的人。”未来究竟会怎么样,现在谁也无法给出准确的答案,而所有生命活动中,最重要的莫过于创新和面对不确定性的未来能够灵活应对。因此,相对于了解孩子在学校是否听话、成绩如何,更应该关注孩子是否具有创新、创造力,是否对不解难题“刨根问题”。好奇心是孩子创新、创造的动力源泉,没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就不可能发现生活中的问题、解决人们生活的必须,进而创造出对人类、社会有价值的产品或服务。孩子们的奇思异想并不是胡闹,“五彩树”、“蓝太阳”并不是瞎想,这是孩子对生活独特思维想象的体现。有人说创新、创造是个体先相信,而后将所相信的事物付诸实践的过程。人工智能时代已来,想象力、创造力是人超越机器人的关键。作为家长,应注重培养孩子不断创新的能力,让孩子以创新的观点和态度解决问题、适应未来生活。
3】学习力。学习力就是孩子根据自身兴趣、成长需求,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完成自主学习的能力。那么,如何培养孩子的学习力呢?那就是引导孩子察觉自己现在想要得到什么、理想是什么、擅长什么?现在拥有什么、准备怎么做?未来在前方,一直在不断的进步、完善。今天学习的很多知识或许在不久的将来就会被淘汰,面对变化中的世界,保持强大的学习力,是“勇立潮头”的不二法则。所以,生活中越是优秀的人越爱学习,保持不被时代落下最好的方式就是不断奔跑。学习力不仅限于学习文化知识,它还包括与人协作、自我成长、应对突发事件等一系列能力。
孩子学习自主3、确定性是孩子成长活动顺畅的基本保障
人们常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火车车头为车身前行提供了可靠的动力和方向保障。孩子属于人生成长路上的跟随者,他们跟随父母、师长的行为习惯成长,父母、师长的行为习惯决定着孩子的成长前行方向。所以,父母在家庭教育中益做到教导意见连贯、统一,特别是不同家庭成员间意见的统一性,比如父亲在引导孩子养成作息规则的时候,其他人尽可能给予支持,而不是“放水”;母亲教导孩子细致劳作时,父亲一定要就肯定、配合。做到家庭教导意见的统一,对于确保孩子成长前行方向的统一性非常必要,确定性最能分清好坏。
管教孩子的确定性还体现在父母、师长的言行一致性上,要求孩子做到的规范自己一定要带头做到、做好,与孩子约定的赏罚措施一定要“坚定不移”的执行,让孩子能够学会预估行为可能带来“可期”的损益。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也是唯一的终身导师,父母的言行对孩子的成长起着“潜移默化”深入骨髓的影响。当我们对孩子提出诸多要求时,请先想一想自己是否已经做到?让孩子学习自己是否有拿起书本学习呢?如果您自己的未能做到的事情,您让孩子做到他们会怎么想,孩子内心会平衡吗?要求孩子有修养、有礼貌,而自己却随地吐痰、乱扔垃圾,这合适吗?都说,孩子是父母的“复印件”“镜中影”,透过孩子就能了解其父母的为人和修养。也就是说,作为父母应该先修正自己的不良行为习惯,之后再要求孩子模仿自己的言行习惯。正所谓:“言传不如身教”,想要培养高素质的孩子,仅仅靠说教是根本行不通的,关键还是调整孩子的成长环境,特别是家庭环境。世界上有众多学科,却唯独没有为人父母的科学,这是因为每个家庭都是不同的,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针对孩子的家庭教学活动需要父母与孩子们一起从做中学、与孩子一起成长。
教育从来都是双向的,我们教导孩子认知世界,孩子也会反馈给我们一个不一样看待世界的角度,让我们能去重新审视、认知这个世界。
育邻人使命:成为孩子成长路上的陪练和顾问。
育邻人愿景:让天下没有难育的小、没有难养的老。
孩子的成长如同百年大树,需要经历风雨。对于父母来说,需要您有足够的耐心加以陪伴。陪伴孩子需要用心,陪伴不止是看护。在很多人为陪伴孩子而选择回家时,我选择来北京做一项陪伴更多孩子的事业——育邻人:以邻里友善带动社会和谐,推进社会德育教化,促进每个人健康快乐成长。探索以邻里互助,化解“独生子女症 隔代教育”难题,一项公益普惠的教育事业,与家长一起“量身定制”孩子的成长计划,即为孩子们提供游戏、合作、共享成长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