烦恼的根源怎么去除 一个每天都活在无尽烦恼中的人该怎办?

[更新]
·
·
分类:生活百科
1306 阅读

烦恼的根源怎么去除

一个每天都活在无尽烦恼中的人该怎办?

一个每天都活在无尽烦恼中的人该怎办?

今天早晨上班路上,看了一篇文章,是苏东坡的《超然台计》。
文章的第二段写道:“夫所为求褔而辞祸者,以褔可喜而祸可悲也。人之所欲无穷,而物之可以足吾欲者有尽,美恶之辨战乎中,而去取之择交乎前。则可乐者常少,而可悲者常多。是谓求祸而辞褔。夫求祸而辞褔,岂人之情也哉?物有以盖之矣。彼游于物之内,而不游于物之外。物非有大小也,自其内而观之,未有不高且大者也。彼挟其高大以临我,则我常眩乱反复,如隙中之观斗,又焉知胜负之所在。是以美恶横生,而忧乐出焉,可不大哀乎!”
这段文字,指出人忧乐的根源在于内心美丑的划分。换句话说,就是一个人的精神困窘,就会产生烦恼。道理很简单:精神困窘,会迷失自我;迷失自我,就是不知道自己所求所得;然后,欲望不能满足,还不知道为什么,自然就烦恼了!
俗话说“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佛家言“烦恼即菩提”。其实,人活世上每个人的机遇都是相似的。谁都得吃饭睡觉,谁都会碰上各种顺心或不顺心的事情。但有的人活得津津有味,有的人却百无聊赖,这就是心境的不同。
放开心扉,拥抱一切,眼前就不再是苟且。正如苏轼说的:凡物皆有可观。苟有可观,皆有可乐。我看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情与貌,略相似。那幸福的闪电告诉我的,我将告诉每一个人。
不必烦恼什么。世间的事情就是那样,没有过不去的坎儿。遇到什么事情,改怎么做就去怎么做。一切都会向好的。超然一点,不要过分计较什么。开放自己的精神,与人交往,与社会交往,与天地交往,去感受幸福。正如普希金的诗歌: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不要悲伤,不要心急!
忧郁的日子里须要镇静:
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
现在却常是忧郁。
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
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

怎么可以让自己放松心情、忘记烦恼呢?

人生之苦,苦在执着; 人生之难,难在放下; 人心之烦,烦在计较;生活中,你在意什么,什么就会折磨你。
心病终须心药医,解铃还须系铃人。
在人生旅途中,每个人都会有苦恼和困惑,或为功名,或为利禄,或为金钱,或为爱情,或为亲情,或为友谊。这烦恼,大到壮志未酬身先死,小到欲解渴时水也无。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世事如棋,再加上生老病死之苦等等,皆是烦恼的理由。烦恼无处不在,无时不在。
针对人们都有烦恼的习惯,卡耐基曾给出了一些富有哲理的法则: “生命太短暂,不要再为小事烦恼;
当我们害怕被闪电击倒,怕所坐的火车翻车时,想一想发生的概率,会把我们笑死;要懂得闲暇时抓紧,繁忙时偷闲; 对必然的事轻快地承受,就像杨柳承受风雨,水接受一切容器一样; 如果我们以生活来支付烦恼的代价,支付得太多的话,我们就是傻瓜; 当你开始为那些已经过去的事烦恼的时候,你应该想到这个谚语:不要为打翻了的牛奶而哭泣。”
烦恼缘何而生,何处而来?醉心于功利,必被“名缰利锁”所缚;斤斤于褒贬毁誉,必会患得患失;执着于自己的过错,必会郁郁寡欢;执迷于嫉妒猜疑,内心必如蛇蝎相缠。总之,所求不得,便是烦恼的根源。之所以所求不得,是因为所求不当。不切实际的幻想,不着边际的期望,都是所求不得而生烦恼的根源。很多人的追求得以实现,往往是因为他们的追求合理。很多人所求不得,往往是因为他们求的本就是非分之求。
生活中,烦恼大都是自找的。当你用审视的眼光看待烦恼时,会不经意地发现,其实束缚住自己心情、令自己痛苦难堪的不是别人而是自己。俗话说,“车到山前必有路。”天下没有爬不过去的山,面对烦恼要学会遇境而随,随境而安。不管是喜,是忧,是愁,是怨,还是恨,你都别太在意。花无百日红,人无百日好,欢乐不会永远,悲伤也不会长驻。
世上的许多东西是可遇不可求,专心刻意是无法得到的。只要知道人生的一切得失成败都是因不停的缘聚缘散而生而灭,即使面对无法改变的忧患灾难,我们也能够以积极从容的心态去面对。就像突然失去了一个亲人,悲痛欲绝,但当你想到是情缘尽了,自然要散去,就明白了缘起缘灭的道理,心情自然就会平静安和得多。一切随缘,你就会无妄无执,看得破,放得下,活得轻松,过得自在。
清楚自己的苦恼不过是自己的一种执着。随缘,顺其自然,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自然乐无忧。生活中的烦恼要求得解脱,最终也得靠自己。快乐在于自己,苦恼也在于自己,自己才是心灵的上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