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现场直播讲课 太空授课意义?

[更新]
·
·
分类:生活百科
2052 阅读

太空现场直播讲课

太空授课意义?

太空授课意义?

这次太空授课,展示了中国精神,显示了中国力量,展示了中国的科技,展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力量。
这堂太空课,将会激发无数的中国孩子对太空的热爱与探索。
在每个中国孩子心中种下一棵太空的种子。我相信,未来有一天,我们国家会收获一片太空的森林。
教育从来都是慢事业,不可能一下子投入就有回报。
太空课,是一项为长远谋划的战略课程,它最大的作用是唤醒孩子对探索太空的奥秘与兴趣。
而教育的真正本质就是“唤醒”。

首次太空授课说明?

神十飞天。这次最让人期待的亮点之一即是航天员将首次面向中小学生开展太空授课和天地互动交流等科普教育活动。女航天员王亚平将成为中国首位“太空老师”。
由于地球与太空的重力差异,导致许多地面上的现象到了太空变得不同。美丽的肥皂泡到了太空,能不能破灭?物体在太空中如何飘浮?在太空中火焰会是什么形状?届时,或许能从我们的太空老师那里找到答案。
讲什么?有趣的小实验科普课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武平介绍,女航天员王亚平将成为中国第一位“太空老师”。授课内容主要是使青少年了解微重力环境下物体运动的特点,了解液体表面张力的作用,加深对质量、重量以及牛顿定律等基本物理概念的理解。航天员将进行在轨讲解和试验演示,并与地面师生开展双向互动交流。
“这次我要在太空为全国中小学生上一堂科普课。我们挑选了一些非常有趣的小实验,前期做了大量准备,在地面也进行了反复的训练和演练,以期在太空里能达到最好的演示效果。”此前王亚平在接受采访时介绍。

2021太空授课知识点总结?

2021年12月9日15:40,“天宫课堂”第一课正式开讲,时隔8年之后, 中国航天员再次进行太空授课。“太空教师”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在中国空间站为广大青少年带来了一场精彩的太空科普课,这是中国空间站首次太空授课活动。
一、太空转身
知识点:角动量。
原理:角动量是描述物体转动的物理量。这个试验所展现的是在微重力的环境中,航天员在不接触空间站的情况下,类似于理想状态下验证“ 没有外力矩,物体会处于角动量守恒”。 航天员上半身向左转动时,按照角动量守衡的原则,下半身就会向右转。
另一个动作是航天员伸展身体的时候,因为质量分布得离旋转轴比较远,转动惯性比较大,所以角速度就减慢,通俗地说就是转得慢了。而当把四肢收回时,转动惯性小,角速度就会增加,直观感受就是转动速度变快了。
二、浮力消失实验
知识点:浮力和重力伴生。
原理:浮力来源于重力引起的液体在不同深度的压强差。当重力消失时,液体内部压强相同,浮力也就消失了。
三、水球光学实验
知识点:凸透镜成像原理。
原理:当航天员往水球中打入一个气泡,因为在太空中浮力已经消失了,所以气泡不会向上飘,而是老老实实待在水球中,水球因此被气泡变为了两部分,中间是空气,气泡周围是水。这个时候整个水球就变成了两个透镜,外圈成为了一个凸透镜,所以呈现出一个倒立的像,内圈相当于变成了两个凹透镜的组合,这个时候又出现了一个正立的像。因此可以在水球中同时看到一正一倒的两个像。
四、泡腾片实验
知识点:微重力环境。
原理:在地面环境中,将泡腾片扔进水球里,就能看到气泡上浮,可在中国空间站的失重环境中,因为浮力的消失,泡腾片扔进水中的产生的气泡不再上浮,而是相互挤压,最后水球被气泡撑得很大,也就是水球一点点膨胀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