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与孩子沟通100句话
成绩好的孩子辅导班老师应该怎样跟家长沟通?
成绩好的孩子辅导班老师应该怎样跟家长沟通?
凭我几十年的教学经历,对“成绩好的孩子”形成的概念是:天资聪颖,好学上进,成绩优良,学有余力。
孩子的成绩之所以好,他们一般是具有聪明的头脑、接受能力强、良好的学习习惯等优点,是“省心”的“邻居家的孩子”。
那么我的问题来了,你为什么要把你家“成绩好的孩子”送去辅导班?你的“成绩好的孩子”是在哪个年级(学段)?
照我说,如果真的是“学习好的孩子”(我这里就题讨论,不针对成绩一般及以下的学生),不管是在小学、初中、高中阶段都没必要送去辅导班,理由是:
1.目前社会上的所谓“辅导班”,实际上是“补习班”居多,是对课堂(课程)学习效果不够好的一种“补充教学”,具有复习、重讲、巩固、练习的性质,既然你的孩子“成绩好”干嘛要去辅导班?什么想法?
2.特别是小学、初中的教学内容属于启蒙和初级基础教育,内容浅显易懂,对“优秀学生”来说应该是“轻松愉快”的,而我们盲目的送去辅导班(包括孩子并没有兴趣的各种“兴趣班”),严重的说是对孩子的不尊重不信任,是一种“强加”,既浪费了孩子的时间,也伤害了孩子的学习兴趣,客观上会催生孩子“厌学”。
3.对高中学生来说,“成绩好”是与“好的学习习惯”、“学习自觉性”成正比的,其好的学习习惯和自学能力已经形成,在听完老师的课堂教学和完成相应作业后,他们更需要自我学习(自习)时间,进行自查和疏理,开展“探究性”的学习,进辅导班侵占了他们的自学时间,是无益的。
综上所述,笔者不主张成绩好的孩子进辅导班,家长重点培养孩子的学习自觉性,鼓励和支持他们从小学开始就发挥个人兴趣,指导他们课外阅读和进行科学小实验,扩展知识面和优化综合素质,而不强加给他们毫无兴趣的东西。这样不仅省下你可观的经济支出,更可能使孩子具备独立钻研能力而终身受益。
现在说回原题,既然好孩子没必要进辅导班的话,何来“沟通”之论?
最后申明:此为一己之见,仅供参考。因为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更不反对家长将“爱学习”而有点跟不上的孩子送辅导班提高(那不是本问答的话题)。
第一,主要交流学生最近的瓶颈在哪里,还有困惑是什么,毕竟她的需求已经不是成绩问题了,可能需要开解的东西比较多。
第二,帮助排忧,家长应该比较焦虑,毕竟自己的孩子优秀,比较的区间不同,要沟通的问题也不同,要通过帮助家长排忧的方式跟家长沟通
教师如何与学生有效沟通?
沟通谈话是最常用的教育方式之一,很多老师困惑,怎么做效果更好呢?
一、营造沟通氛围
倡导用“三套车”营造谈话氛围。第一套,给学生让个座;第二套,给学生递杯水;第三套,请学生吃碗面,坐在餐桌上谈。用“三套车”软化学生心灵,消除师生隔阂,营造一个能够入心的谈话氛围。
二、选择合适坐姿
老师与学生谈话时如果是面对面而坐,学生往往会有一种心理压迫,头都不敢抬,也不敢正视老师,不利于谈话沟通顺利进行。
一般而言,老师不要坐在办公桌前,学生也不要坐在、或站在老师办公桌的对面,老师与学生同向而坐,坐在一起,不要离得太远,这样会给学生一种平和、亲近 、轻松的感觉。或者,老师与学生做成九十度角,以避免面对面直接眼神交流,这样效果会更好。
总之,不同的坐向会使学生产生不同的心理感受,从而也会产生不同的谈话效果。
三、采用恰当方式
沟通交流方式不同,产生的效果就会不一样。
要根据学生的点,有针对性的选择合适的沟通方式。
以书信的方式沟通。书信交流的方式避免了学生与老师直接面对面,更容易走进学生心理,老师的建议、期望和鼓励,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
以赠送礼物的方式进行沟通。一个小本,一本好书,一张卡片,都可以承载老师对学生鼓励、期待和信任,它所产生的教育效果往往是难以估量的。
以微信、QQ等方式进行沟通。周末可以借助家长的手机,在微信、QQ上与学生交流沟通,这样往往比面对面交流效果要好,同时,家长也能及时肯定、鼓励、支持和协助教育,效果自然会更好。
在批改作业中进行沟通。老师在批改学生作业的过程中,根据学生特点适当写一些鼓励性、建议性的评语往往比专门找其谈话的效果要好。
四、把握沟通时间
一些老师并不了解,沟通的时间长短也会影响到教育效果。
时间越长效果往往越差。原因在于,本来是一个简简单单的道理,老师却反反复复的讲,苦口婆心的说教,让本来很好的沟通交流自觉不自觉的变成单纯性的说教,说的多了反而会使学生充耳不闻,左耳朵进右耳多出,非但收不到理想的教育效果,反而产生负面效应。
沟通时间也不能太短,时间太短事情说不明白,道理也没讲清,老师的期许、建议没有明确的传递给学生,教育效果也不会好。
五、给予鼓励信任
任何一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肯定、鼓励和表扬,只有傻子才喜欢被别人挤兑。
沟通虽然是解决学生身上存在的问题,但不能一味地批评、指责、否定和指令。即便学生身上存在很多问题,教师也要努力去挖掘他身上的优点和闪光点,并给予及时的肯定、表扬、鼓励和信任,这样往往会使谈话效果得以巩固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