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判断宝宝奶粉过敏
宝宝四个半月混合喂养,扎完预防针后,奶粉过敏是怎么回事?
宝宝四个半月混合喂养,扎完预防针后,奶粉过敏是怎么回事?
谁知道?
宝宝打过预防针后是很敏感的时候,很可能会对平时不过敏的东西也过敏的,多喝点水,多吃母乳吧,过两天再吃奶粉吧,如果妈妈奶水不足,让宝宝多吮吸,妈妈多喝水。
不知道你是根据什么判断是奶粉过敏。如果你家孩子一直都喝着奶粉,那应该就不是奶粉过敏。有的孩子打完预防针,也有可能出现皮疹情况。建议家长多观察孩子情况,如果情况严重,建议就医。如果怀疑是奶粉过敏,停几天奶粉再喂孩子吃,看看还会不会出现过敏情况。
如何确定的是奶粉过敏?
一般来说预防针不会改变孩子的体质,也就是说如果不是换了奶粉,应该不会出现奶粉过敏的情况,就算同一品牌不同批次也有可能会不同,这方面你有注意到吗?
预防针会引起孩子过敏的,或者刚好母亲吃了什么东西也有可能引起孩子的过敏,建议你还是检查一下确定是什么引起的过敏吧,对孩子以后也是好的。
打预防针过敏的类型一般都是有皮肤发红发痒,起疹子不过正常都是在24小时之内就会恢复正常,有的也有发烧的反应,但是奶粉过敏这个还不是很清楚,建议宝妈检查一下,搞清楚是不是打预防针造成的后果,奶粉过敏是宝宝本身不再喝了还是喝完之后出现了不良反应呢?这个都需要准确的检查。
氨基酸奶粉过敏症状,从那些症状能看出来呢?
如果当出现过敏现象时候容易出现发红以及发痒等现象,所以在这种情况是一定要及时的采取措施治疗的,在治疗过敏时可以口服一些抗过敏的药物,同时也可以通过一些涂抹药物来改善症状,在治疗期间一定要避免着凉,防止加重病情,平时一定要避免用手去抓挠。
宝宝对奶粉过敏的症状有哪些,要注意些什么?
婴儿牛奶蛋白过敏性肠炎婴儿牛奶蛋白过敏性肠炎的发生是由于摄入外源蛋白所致的免疫介导反应,以直肠、结肠炎性改变为特征,临床症状包括多种,如呕吐、腹泻、腹痛、便血等,重症患儿会出现失蛋白性肠病、生长发育迟缓等症状,影响婴儿的生长发育。
婴儿牛奶蛋白过敏性肠炎容易误诊为感染性疾病而发生抗生素滥用发达国家流行病学显示,婴儿牛奶蛋白过敏的发生率为1.8%~7.5%。我国重庆学者统计0~1岁婴儿牛奶蛋白过敏发病率为3.8%。由于不同医疗机构对该病的认识存在较大差异,尤其是基层医疗机构缺乏对婴儿牛奶蛋白过敏性肠炎首发症状的认识,在临床实践中发生误诊误治率高,其中又以过敏性直肠结肠炎被误诊为感染性腹泻、细菌性肠炎最为常见,导致临床中滥用抗生素比例较高。分析原因如下:
1、婴儿牛奶蛋白过敏在胃肠道症状缺乏特异性,症状轻重不一,在疾病不同阶段胃肠道表现多样,目前缺乏客观有效的实验室检查方法,容易造成疾病的误诊和漏诊;
2、婴儿牛奶蛋白过敏与乳糖不耐受、功能性便秘、婴儿肠绞痛、胃食管反流病的症状具有重叠性、但牛奶蛋白过敏婴儿的症状可通过回避食物过敏原和(或)使用氨基酸奶粉而得到缓解;
3、患儿家长缺乏牛奶蛋白过敏患儿的喂养知识,婴儿牛奶蛋白过敏胃肠道症状的出现多在进食牛奶20h甚至数天后出现,患儿家长容易忽视其致敏因素,造成病史提供不完全;
4、临床医师往往局限于单一症状,忽略了病史和伴随体征,反复给予抗生素治疗,造成抗生素的滥用(在多个研究中滥用率高达50~ 60%)和家长的心理负担及家庭经济负担。
婴儿牛奶蛋白过敏性肠炎诊断的金标准牛奶蛋白回避/激发试验是诊断的金标准。母乳喂养患儿母亲饮食回避(牛奶、鸡蛋、鱼、虾);人工喂养患儿直接改用深度水解/游离氨基酸奶粉喂养;混合喂养患儿母亲饮食回避(牛奶、鸡蛋、鱼、虾)同时,患儿更换为游离氨基酸配方粉喂养。由患儿家长记录饮食日记,分别于2~4周、2个月、3个月、4个月、6个月门诊或电话随访。临床医师指导症状改善患儿母亲逐渐恢复饮食,游离氨基酸配方粉喂养患儿尝试向深度水解蛋白配方奶粉、部分水解蛋白配方奶粉、普通配方奶粉过渡。
牛奶蛋白过敏致下婴儿下消化道出血治疗迄今为止,严格回避牛奶蛋白的摄入是治疗牛奶蛋白过敏导致婴儿下消化道出血(便血)有效的方法。母乳喂养婴儿建议继续母乳喂养,但母亲应回避牛奶蛋白。非人乳喂养的牛奶过敏婴儿可选用低敏配方深度水解蛋白配方或氨基酸配方。深圳市儿童医院消化内科的医生建议轻-中度表现的牛奶蛋白过敏致下消化道出血患儿给予深度水解蛋白配方奶喂养;重度表现者建议予氨基酸配方奶喂养,6个月后再逐渐过渡为深度水解蛋白配方奶喂养。如不再出现过敏症状 再逐渐过渡为部分水解配方奶喂养及普通配方奶粉喂养。
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烦请亲们点个赞加个关注哈!!!
参考文献
[1]潘秋莎,金玉.婴儿牛奶蛋白过敏在胃肠道表现的临床研究[J].儿科药学杂志,2016,22(09):10-13.
[2]苏华泽.婴儿牛奶蛋白过敏性肠炎临床分析[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8,28(03):132-133.
[3]程勇卫,周少明,周建利,蔡华波.牛奶蛋白过敏致婴儿下消化道出血60例临床分析[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7,25(06):618-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