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提高孩子的专注力10种方法 小学生总是注意力不集中,怎么办?

[更新]
·
·
分类:生活百科
1334 阅读

怎样提高孩子的专注力10种方法

小学生总是注意力不集中,怎么办?

小学生总是注意力不集中,怎么办?

若要解决这个问题,那就要明白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成因是什么。
孩子活泼好动,有时候会有许多大人无法理解的“奇思妙想”,常常在学习或做事、玩的时候,给你来个突然的打岔,而且他的行为和正在进行的事情毫无关联。或者心不在焉,很难保持注意力集中,很容易因外界刺激而分心。
如上课几分钟后,就开始说话,活动,走神;写作业边玩边写,三心二意。
还有些经常不愿做一些需要持续用脑的事情,学习或做事不注意细节,粗心大意等等。
引起这些现象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有外部因素:不良的学习环境造成学生注意力涣散、分心;对某个(类)课程或某件(类)事,甚至对学习不感兴趣。
内部因素:认识不到学习或做一件事的目的和意义,缺乏主动性和责任感;怕困难,不肯主动动脑思考;自律性差等等。
其实,大多是家长或老师不注意教育方式和教育环境的影响造成的。
家长要尽力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不要在孩子学习或做事时制造噪声、看电视手机、说话,更不要经常无端打断孩子正在做的事情。
另外,无论是老师还是家长,在孩子学习或者做事上,要抓住孩子“好奇”的心理,要将讲课方式多样化、趣味化,以引起学生的兴趣。
记得上小学时,我的一位语文老师,说话风趣幽默,常常在教学中融入小故事,使用孩子中流行的语言,课堂的最后几分钟还会讲上一段故事,不过会把故事最精彩的部分留到下节课。他的每节课,孩子们都兴趣盎然,发言时都是争抢着举手,甚至期待下一节语文课。
如果我们每一位家长或老师,都做的像这位老师一样,让孩子有兴趣学习或者做事情,一定可以取得好的效果,而且还可以使一些原本有注意力障碍的学生得到纠正,至少会有一些改善。
不要说是一个孩子,即便是我们成人,长期在噪杂的环境下,做一些枯燥的工作,接受无趣的说教,同样会使我们犯上注意力不集中的“症状”。

如何培养孩子的专注力?

孩子专注能力的培养要从小着手,从细节入手、从日常生活中入手。我们年轻的父母一定要有这样几个认知:
一、上行下效:你的行为习惯是孩子最好的榜样,无论你的习惯好与不好,你的孩子会从你的言谈举行中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或多或少地承袭你们的优缺点,为了规避父母的弱点、放大父母的优点,在孩子面前一定要有好的行为范例。千万不要以为孩子小,就可以随心所欲、为所欲为。在怀孕期间就要有规律的生活、有良好的情绪,让孩子在胎中就有莫名的感应。什么能吃,什么不能吃,你的约束行为会传导到孩子心里,胎育奠定了基础,日后就胜人一筹。
二、潜移默化:孩子出生后,从多方面引导孩子专注于某一事。如吃奶就让孩子专心吃奶,吃饭时,让孩子专心吃饭;睡觉,就让孩子专心睡觉;如此反复,孩子的专注力就会逐步提升。
三、科学规范:好动是孩子的天性,情感转移、兴趣迁移是常态。2–3岁以后,孩子的注意力会发生极大的变化。遇到孩子的注意力不集中的时候,就要科学规范,不能听之任之。诸如吃饭不专一就从吃饭训练开始,交流对话不专一就要告诉怎么与大人交流,告诉孩子坐几分钟,就必须要求孩子在规定时间内坐好;如果要求孩子走多少步,就必须让孩子独立地在规定时间内走完。
四、校证要早:孩子的注意力,随着年龄增长会不断变化着。父母及家人必须及时发现孩子在生活细节中的问题,各个击破,尽早解决。拖的越久就越不好解决。
五、陪伴要多:陪伴是最好的教育。父母的陪伴,特别是和谐共处的环境下的陪伴更有价值。当有了孩子以后,家庭生活、个人生活都会发生变化,或多或少影响着年轻父母的情绪。控制情绪,温情陪伴才能发挥作用。在陪伴的过程中,要杜绝急躁、打骂、斥责。如果父母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孩子的前期努力就等于零。
知性父母、和谐家境、科学膳食、持续训练,孩子的注意力就会慢慢变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