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送流水线自动化设备
如何推进生产自动化?
如何推进生产自动化?
您好,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
生产自动化是指在工业生产中广泛采用自动控制、自动调整装置,用以代替人工操纵机器和机器体系进行加工生产的趋势。在工业生产自动化条件下,人只是间接地照管和监督机器进行生产。
工业自动化,按其发展阶段可分为:
(1) 半自动化。即部分采用自动控制和自动装置,而另一部分则由人工操作机器进行生产。
(2) 全自动化。指生产过程中全部工序,包括上料、下料、装卸等,都不需要人直接进行生产操作 (人只是间接地看管和监督机器运转),而由机器连续地、重复地自动生产出一个或一批产品。
近年来,中国制造业长久以来依靠的劳动力优势正在逐步消失。廉价的劳动力大军,曾是中国制造业发展的主动力,如今已不如往昔那么庞大和廉价,企业还面临不断恶化的用工短缺问题。因此,对于大规模制造生产,想在全球竞争的企业而言,提高生产力的出路只有依靠技术提升、引进自动化、智能化技术。自动化也是工厂发展的必经途径。
工业自动化是德国得以启动工业4.0的重要前提之一,主要是在机械制造和电气工程领域。目前在德国和国际制造业中广泛采用的“嵌入式系统”,正是将机械或电气部件完全嵌入到受控器件内部,是一种特定应用设计的专用计算机系统。工业自动化技术是一种运用控制理论、仪器仪表、计算机和其他信息技术,对工业生产过程实现检测、控制、优化、调度、管理和决策,达到增加产量、提高质量、降低消耗、确保安全等目的的综合性高技术,包括工业自动化软件、硬件和系统三大部分。主要解决生产效率与一致性问题。无论高速大批量制造企业还是追求灵活、柔性和定制化企业,都必须依靠自动化技术的应用。
制造业在当下时代,也正经历著自动化转型。企业不断在探索新的技术,希望通过快速生产与高质量的产品,满足客户的需求。工业4.0的崛起,让工业生产流程、机器人应用、软件与自动化技术在生产制造业越来越普遍。
工业制造自动化不仅在代替人的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还在机工业造自动化技术还表现出诸多的优点:
第一,工业制造自动化技术能极大地提高生产效率,缩短产品生产周期,为产品抢占市场提供了时间保证;
第二,机械制造自动化技术能够确保产品质量达标和规格统一,符合现代社会标准化生产模式,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第三,机械制造自动化技术能够提高生产效率,减少劳动力的消耗和使用,从而帮助企业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第四,机械制造自动化技术采用的是标准化生产,能够减少和降低生产过程中由于人的不确定性因数所导致的原料消耗,减少废弃物的产生,有利于国家倡导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
怎么实现自动化生产要求?自动化生产线技术:驱动技术,机械技术,传感技术,控制技术,人机接口技术,网络技术通过一些辅助装置按工艺顺序将各种机械加工装置连成一体,并控制液压,气压,额电器系统将各个部分动作联系起来,完成预定的生产任务。
生产自动化的具体步骤:
1、从作业的改善到设备的改善再到工程的改善
1.1发挥智慧提高效率才是真正的改善。最初进行作业改善,接下来还是进行作业改善,然后依然是作业改善。此后为了取得更好的成绩就要进行最小限度的设备改善。最后着手进行配置计划的变更,这些就是改善的步骤
1.2如果改善失败了也不要回到原来的模式,要继续改善。改善也有失败的情况。即使认真的总结讨论了,但如果不做做看还是有无法了解的地方。这个时侯,绝对不能再重复原来的做法。有的人会想如果不行的话就再回到原来的老路上,这样改善就无法推进。改善失败了也不回到原来的套路上而是继续不断地改善,这才是丰田生产方式的理念。改善要从简单有效的作业开始。
1.3按部就班地磨练改善能力。对于今后的生产来说重要的是要顾虑到从一个工序进入到下一个工序的情况这种生产结构。如果不能细心地顾虑到下一个工序,生产水平是不会提高的。如果自己所在工序水平提高了自然会使下一个工序进行得更顺利。从这点来看,致力于改善是非常有必要的。从顺序上来讲,作业改善是最重要的。作业改善的结果是,换成这样的设备比较好,那当然工程也会随之有所变化。
2、 推进工厂自动化的步骤2.1工厂自动化必须有强烈的要求
所谓自动化:自行检查(抑制)质量、数量、作业、设备的异常、如有异常发生,优先停止的人、设备、生产线和工厂。
自动化的目的:
①质量管理:⑴质量 ;⑵生产质量;⑶设备;⑷生产线;⑸信息;⑹员工、作业人员;
②少人化带来的成本降低
③多样化应对
④人性尊重
生产线、工序、工厂的自动化:
1、 生产线、工序、工厂流水作业
2、 生产线、工序、工厂的出口
3、 异常时,停止生产线和工厂是非常重要的不彻底进行作业改善连浪费多会自动化,设备改善之前进行作业改善,明确设备改善的目的。
2.2从点到线、从线到面的展开
工厂自动化从点到线、从线到面逐步展开。 点是“工程自动化”。前提是设置作业时间。最好是一个月的作业时间是相同的。其他还要实施标准作业,设定投入材料、完成品的在库管理、每天的生产个数、生产顺序。以上面的步骤为前提逐步实施“工具的自动化5步骤”、“工程自动化10步骤”。 然后从点到线展开的是“生产线自动化”。“生产线自动化”从努力做到工序与工序间的半成品最少开始。工序间有一个半成品称为“连接”,工序间的半成品有多个就称为“连动”。要想使“连接”发挥效能有两个条件:一是产品的不合格率要低(通常是千分之一以下);二是设备的运转率要接近100%。具备了这两个条件“生产线自动化5步骤”才能顺利实施
2.3混合生产线的工厂自动化需要四个前提条件:
1、设备、机器、工具的共有化
2、多能工化
3、平衡性较好的生产顺序计划制作
4、效率较高的物流系统的构建
2.4设备作为生产线的一部分进行计划、设计的时侯所需具备的10项条件:
1、人和机器的工作要分开。人的工作是重要的,不管生产量增加还是减少哦时要使人的工作量达到100%。
2、由生产方式、生产线、规模来决定设备。根据作业时间(客户所要求的速度)用标准作业组合票来规划出生产线能力、配置计划、人员、物品、设备的最佳组合方法以生产最低限度的设备。加工一个运送一个、可混流生产、按工序排列设备、使多工序同时进行的配置计划、可设定作业时间。
3、缩小操作员身旁的空间设备。CUMS生产方式的生产线中,原则就是使多工序同时进行的配置计划。因此,各机器间的工作部件的组装、拆卸部分靠得更近才更有效率、与原来的横摆型设备相比纵摆型或深长型更好一些。
4、容易移动的设备。生产线是活的东西。要根据市场的要求不断进行变化。难以移动的设备对改善来说是一种累赘。因此,带有小轮子的设备、没有油盘的设备、带有照明的设备、空气配管、电气配线、换气配管等要根据配置计划想办法制作成可拆卸的插座方式。
5、容易运送物品的设备。对每个工序来说,进行生产的设备规格是由单工序中反复进行的作业来决定的。但是,多工序间加工一个运送一个的方式使得各机器之间组装拆卸部分的高低程度比较固定才好。开关按键最好由一个机器一个开关转换成复合开关,还需要根据作业的顺序可随意拆卸。
6、可转用的设备。生产线要根据生产的增减、设备的变更、工序的取舍等条件经常变化以保持适当的状态。因此,设备的功能区、物流区、检查区、存货区不能用统一的调节模式,最好用可以分散管理的调节系
统
7、消除设备的浪费时间。有经验的作业者和没有经验的作业者的最大区别不是手的动作而是工作计划安排。有经验的作业者在生产中也会意识到下一个加工工件需要用到的零件。因此作业完成后能够快速并顺利地进行下一项作业。而没有经验的作业者进行下一项作业的时侯才意识到以上问题,所以动作就会有浪费。为了适应多样化,大量的机器人被引入生产线,但编入有经验的作业者的软件系统很少。
8、生产准备的初始化。在生产线作业持续流动同一产品的时代,有几个一看就觉得生产效率很高的生产线。根据CUMS生产方式,除了在生产线内作业反复进行的加工动作外,所有的动作都要排除改善。因此,零部件是采用作业者自己取出放入的方法或直接搬运的方法。另外,工作要保持每个作业者最低有一份的状态(改变作业顺序或结束时也一样)。因此,必须进行水平一直且有效的改善。同时,还要有简单的物流系统和物流设备
9、快速改变。如果是加工车间方式的加工或组装作业就不太注意工序的前后顺序而是直接更换作业顺序。但是,如果是流水线的方式必须一次性更换数个或十几个工序。即使更换一个工序需要3分钟的时间,如果更换10个工序就需要30分钟。因此,流水线作业方式下的作业顺序的更换要尽量避免。所谓作业时间的变换是指把工件在工序间移动时可自行更换或是在一个替代工件通过的时间里就可以简单的完成,并把更换的系统安装在设备中。
10、自动化。”自动化是指发生在异常的时侯自动停止“。本来,用机器的目的就是排除人的作业。因此,推进机械化的过程就是走向自动化的一环。然后,如果走错一步,即使能减轻人的作业也不能排除人的作业。
3.自动化导入步骤1、确保安全。建立不引发灾害的系统构架。异常发生时启动安全装置,全体停止是前提。
2、工具的道具化。为了便于工作,把市面上销售的工具加工成为道具(更顺手的工具)。
3、加工自动化。将手工作业利用电动气动置换成小设备作业。
4、位置决定。决定使用工具、道具的部位,也可以不事先决定位置。
5、自动传送。工具、道具(小设备)的工作和人的工作分开。
6、复位。工作完成之后,工具、道具会自动回到原来的位置。
7、自动夹紧装置。把用手工操作的加紧装置通过机器、油压、气压等使之称为自动夹紧装置(防呆装置)。发生异常时侯,不夹紧就不加工的设备装置
8、自动加工。把手工操作进行的加工通过机器、油压、气压等转为自动加工,不过前提是发生异常时不进行加工。
9、自动传送。通过机器、油压、气压等手工传送作业转换为自动传送加工。不过,前提是发生异常时不回进行自动传送
10、自动停止。自动传送加工和主轴运转等会在结束时停止
11、自动化复位。自动传送加工和主轴运转等会在结束时停止回到起点
12、自动弹出。加工完成后工件会自动弹出,但前提是要有在发生异常时不回弹出的装置
13、自动搬运。弹出的工件被自动搬运到下一工序作业的位置或者组装的位置
14、自动测定。加工好的工件全部自动检测,前提是要有发生异常时工件不会流动的装置(防呆装置)
15、自动安装。自动进行工件的安装。高水准的自动化,还能发出工具交换的信号
16、自动启动。工件安装完成后将自动启动
17、U型生产线。为了使生产流程顺利,适应多样化生产,就要把设备工序按U型排列,并且配置成可同时进行多项工序的生产线。按逆时针方式按工序排列设备
18、单品(1组)流程。从完成到材料,对从最后组装工序出来的单品只做单品零部件的搬运、组装、加工和领取材料
19、前导人员。为了使作业时间(生产基准)一目了然,要构建新的体系(信息基准、改善基准)。为了打造可以根据基准管理正常或异常的生产线,要对某些设备安装控制调节系统。特别是对前导人员,用眼看、用耳听的方法是可以的,但只对最初的情况有效,以后就逐渐变得意识薄弱了。
20、AB控制调节。要建造一个只在前工序(A)有工件而后工序(B)无工件时才运转的生产体系。
具备什么条件才能称为生产线?
生产线 product line 产品生产过程所经过的路线,即从原料进入生产现场开始,经过加工、运送、装配、检验等一系列生产活动所构成的路线。
狭义的生产线是按对象原则组织起来的,完成产品工艺过程的一种生产组织形式,即按产品专业化原则,配备生产某种产品(零、部件)所需要的各种设备和各工种的工人,负责完成某种产品(零、部件)的全部制造工作,对相同的劳动对象进行不同工艺的加工。生产线的种类,按范围大小分为产品生产线和零部件生产线,按节奏快慢分为流水生产线和非流水生产线,按自动化程度,分为自动化生产线和非自动化生产线。生产线的主要产品或多数产品的工艺路线和工序劳动量比例,决定了一条生产线上拥有为完成某几种产品的加工任务所必需的机器设备,机器设备的排列和工作地的布置等。生产线具有较大的灵活性,能适应多品种生产的需要;在不能采用流水生产的条件下,组织生产线是一种比较先进的生产组织形式;在产品品种规格较为复杂,零部件数目较多,每种产品产量不多,机器设备不足的企业里,采用生产线能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