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统合失调的一般表现都有什么 为什么感觉统合障碍,会导致学习障碍?

[更新]
·
·
分类:生活百科
3811 阅读

感觉统合失调的一般表现都有什么

为什么感觉统合障碍,会导致学习障碍?

为什么感觉统合障碍,会导致学习障碍?

我们已经知道因为 环境、分娩、爬行不足、教育不当等等一些因素会引起感觉统合失调的情况。
又因为感觉统合的障碍 是发生在中枢神经系统,孩子对 感官信息 接收困难,或者难以做出反应,因此会影响孩子的学习能力。
我们可以用一个例子具体来说明这个过程:如果一个感觉统合的孩子,第一次用力的拉住一只猫的尾巴。
猫流着口水,弓起腰,发出一声声惨叫。那么他看到了猫的这种痛苦的表现,下一次他就不会再去拉猫的尾巴。
(他接收到了猫的痛苦的信息,分析出这 和自己的行为直接相关)
如果一个感觉统合失调较重的孩子,第一次用力拉住猫的尾巴。
他很难读懂猫的动作(视觉信号-流口水,弓腰),猫的声音(听觉信号-惨叫),或者触觉(触觉信号-猫的抓挠)这些信号具体代表的是什么意义。
他接收不到这些信息,或者时而能接受到,时而接受不到,难以做出有效的反应。
所以很难运用感官信息,计划和执行必要的任务。
所以在下一次看到猫的时候,他可能还会这么做,他没有“学习到”上次经验带来的后果。
上面是一个“经验认知”的学习过程,那么还有“动作习得”的学习也是一样。比如先学会简单动作(使用蜡笔涂鸦),然后学习复杂动作(使用铅笔画画)。
最后是“课程学习” 例如 掌握概念,抽象事务的能力(数字,运算,阅读)等等,都会造成影响,因此感觉统合障碍 会给孩子的各种学习都造成困难。
人的大脑和行为密切相关,感觉统合障碍的孩子,大脑没有发起神经的组织能力,所以行为缺乏组织纪律性,较少参加组织活动,做事较慢缺乏灵活性。
日常生活和学习生活对孩子来说挑战更多,阻碍也更多,有时候并不是他们不愿意做好,而是障碍太大,使他们不愿尝试 过早放弃而已。

注意力不集中、好动、暴躁易怒,“感统失调”是如何毁掉孩子的?

大家好,我是一位爱学习的宝妈,也是一名早教知识搬运工,欢迎关注我,一起科学养娃。
感统失调不是病,但需要刻意矫正,最佳调整时间是3到6岁,如果超过12岁再去调整已经没有多大意义了。所以,在儿童早期教育中,作为父母,我们能做的有很多,不要等到孩子上小学了,出现各种问题时,你去骂孩子“你怎么搞的,字都不会认”、“你怎么这么孤僻,不跟其他人说话”、“怎么让你坐住就这么难”。其实这些不能全怪孩子,我们父母在他小时候没有帮助他让他各个感统功能达到一个更好的状态,我们父母也有责任。
儿童早期教育的普及以及高素质的现代父母的不断学习,感统训练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和认可。感统到底是什么?感统指的是感觉统合,就是人体在环境内有效利用自身的感观,从外界获得不同的感觉信息(视、听、嗅、味、触、前庭和本体觉等)输入大脑,大脑对输入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并作出适应性反应的能力。简单来说,就是大脑指挥身体各个部位进行活动的能力。
感觉统合不足或感觉统合失调就会影响大脑各功能区、感觉器官及身体的协调发挥,引发学习、生活等方面的问题。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感统失调,就是大脑功能失调了,大脑没法统一身体各个部位完成各项指令,也被称为学习能力障碍。
感统失调的表现主要有前庭功能失调、视觉失调、听觉功能失调、触觉失调等。前庭功能失调,这一功能失调主要表现为孩子好动、注意力不集中、有攻击行为、平衡能力差等。视觉失调则会让孩子容易出现阅读困难,容易跳读、漏读以及写字偏旁部首颠倒等问题。听觉功能失调则容易让孩子出现语言能力差,跟他说话需要重复很多遍,或者说一句需要反应很长时间。触觉功能失调则容易让孩子在人际社交上出现障碍,容易出现不合群、过分紧张、脾气暴躁等问题。
感统失调的原因有先天因素,也有后天带养因素。先天因素比如胎位不正或者是早产剖腹产,后天因素有很多,比如家长过度保护,事事代劳再比如错过爬行阶段,直接走路再比如使用学步车等等。
所以,对于0到3岁的宝宝,我们就要注意这些感统问题,在带养中注意宝宝感统的训练,可以求助早教机构,或者是父母多上心在家里做。对于3到6岁的孩子,如果有感统问题,就要及时刻意矫正,可以去专业的感统训练,比如触觉敏感的孩子,家长可以做的很简单的一件事,用触觉刷,每天洗澡后刷20分钟,前庭功能失调的可以在家让孩子多练习翻滚。
大家好,我是一位爱学习的宝妈,更是一位早教知识搬运工,欢迎关注我,一起科学养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