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主动对待每一个幼儿 怎么才能跟幼儿园的老师搞好关系,让她多关注我的孩子呢?

[更新]
·
·
分类:生活百科
3639 阅读

如何主动对待每一个幼儿

怎么才能跟幼儿园的老师搞好关系,让她多关注我的孩子呢?

怎么才能跟幼儿园的老师搞好关系,让她多关注我的孩子呢?

孩子在幼儿园牵动着家长的心,老师是孩子的直接照顾者和教育者,因此如何跟老师搞好关系,成为很多家长关心的问题。
我是一个大班孩子的家长,有好几个朋友都在从事幼教行业,通过和他们的聊天,结合实际摸索的经验,我认为,和老师搞好关系,家长除了做到配合老师的工作,教好自己的孩子之外,还要做到以下两点:
1.用平常心和老师沟通有的家长跟孩子沟通时功利心太重,表面上看对老师言听计从,带有很多刻意讨好的意思,只是因为想要讨好老师,背后还经常说老师的坏话。
跟人在沟通的时候,如果带着很明显的功利心,看起来就会显得异常的虚伪,其实老师也是能感受得到的。就跟沟通一样,如果对方很真诚,我们也会真诚的去对待他,如果有的人用虚伪来对待我们,我们也不太敢报以真诚。
所以用平常心去对待老师,真诚的沟通,少一些套路,因为我们的目的都是为了让孩子变得更好。
比如,老师反馈了孩子的一些问题,如果孩子的行为对班级造成了困扰,我们可以先真诚的跟老师道歉,然后跟老师共同探讨孩子行为的成因,向老师询问,在家里应该如何纠正孩子的行为。如果老师意识到自己提出的问题被重视,老师也会感到被尊重,也会更加的关注孩子行为的改变。
2. 掌握好和老师沟通的频率有的家长长期潜水,开家长会也不参加,老师想反馈孩子的问题,根本就找不到孩子的直接管教人。
也有的家长跟老师沟通的太频繁,每天恨不得发十几条微信,询问孩子在幼儿园的情况,这样密不透风的沟通只会让老师觉得很辛苦,甚至有被监视的感觉。
所以应该掌握好和老师沟通的频率,如果能够自己接送孩子,可以在接送孩子时简单问一句孩子的表现。
如果不能自己接送孩子,要微信或者电话沟通的话,建议以周为单位,跟老师进行简单的沟通。
如果遇到突发问题,比如孩子情绪不高,对幼儿园有抵触情绪,也要主动询问老师孩子的情况。但是一定要记住,这种询问不应该是兴师问罪的语气,而是从探讨问题的角度入手,以解决问题为目的的。
想和老师搞好关系,让老师更多的关注孩子,出发点是好的,但有时候反而会用力过猛,给老师不好的印象。
想利用和老师搞好关系来获得更多的关注,需要格外的谨慎,如果不知道该怎么做,倒不如把更多的精力放到配合老师的工作,引导孩子形成良好的习惯上来。毕竟,没有人会讨厌配合自己工作的人。
我是妈妈充电屋,欢迎关注我一起探讨育儿问题。用文字改变观念,用观念指导行动,生命不息,充电不止!

学前班小孩在学校管不住,老师该怎么办?

看来家长和学前班老师都忽视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怎样培养孩子的秩序感,而秩序感恰是孩子遵守规则和纪律的基础。如果你不知道的话,不管你怎么打孩子,都不能把孩子打明白,甚至打的规规矩矩,相反情况会更糟糕。
秩序感是什么呢?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在家里到了吃饭时间,需要全家人马上都坐在餐桌边就位,可是孩子却在客厅玩玩具,这时爸爸或妈妈就需要来到孩子身边,蹲下来告诉孩子马上停止玩耍,把玩具放回收纳箱中,然后洗手去吃饭。如果孩子按着指令去做,说明孩子有初步的秩序感,知道接受指令后马上去做。但是如果孩子仍然自顾自地玩耍,就像什么都没有听到一样,这说明孩子秩序感是很差的。
怎样培养孩子的秩序感呢?
首先,要让孩子知道令行禁止。这个是可以做专门训练的,令是什么,就是家长发出的指令,而孩子想要接收到指令,你就需要看着孩子的眼睛,让他停止手里的动作,眼睛看着你,认真倾听。你说完一遍后,让孩子重复你说过的话。如果一遍不行,就说第二遍。请家长注意,如果令都不到位,后面的行与止,孩子肯定是做不到的。
其次,就是要让孩子清楚事怎么做。必须要步骤化教学,一步一步认真教,让孩子模仿你学习。就如上面谈到的吃饭了,让孩子停止玩耍,收拾玩具,去洗手,而后坐在餐桌旁,你就得一步一步去教,必要时手牵着孩子的手去做,直到事情做到位。
最后,就是奖励与惩罚是培养孩子养成遵守纪律或规则的关键。在教孩子步骤化做事的过程中,你要做对比引导,可以问孩子,你愿意不按指令去做挨打,还是按着爸爸的要求,开心去做呢?你不需要把教鞭打在孩子身上,只需要抽在地上叭叭响,孩子就会产生心理畏惧。如果孩子真不当回事,那就要告诉孩子,爸爸真打了,说完使劲往孩子屁股上抽一下,疼痛之下,孩子保证会产生畏惧感,而后就乖乖按指令去做了。
生活中有很多事情,都需要家长给孩子立规矩在前,奖惩明确在前,并引导到位,结合好孩子意识培养,让孩子清楚老师和爸爸妈妈喜欢怎样做的好孩子,不喜欢并惩罚什么样的不听话的孩子。反复通过对比之后,就能让孩子建立起正确的认知和分辨,而后遵守规矩或纪律。在家里好习惯养成天天坚持,家长把具体做法告知老师,请老师也配合同样做,那对于孩子秩序感的构建,以及遵守纪律的意识会有很大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