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四大误区是哪几种
时尚的年轻宝妈育儿误区有哪些?
时尚的年轻宝妈育儿误区有哪些?
现在时尚年轻宝妈育儿,一般与国际接轨,但是会有误区。
一 ,一出生就分床睡。
1.刚出生,孩子还不适应这个环境。他需要妈妈的温度,和妈妈亲近,宝宝熟悉这种感觉。
2.分床睡,不好照顾宝宝。喂奶不方便,换纸尿裤也不方便。
二,尽量少抱孩子,哭闹时也不要,否则会产生信赖性。
1.宝宝有时候哭闹,其实不是饿了或者不舒服,他就是要妈妈抱抱。
2.晚上有时哭闹,就让他哭,不产生依赖,他会继续睡。可是,孩子有时的确不舒服,哭累了,自己睡着罢了。
三,一岁后,感觉奶粉有营养,每天依旧喂很多奶粉。
1.一岁后,宝宝的主食是奶粉,奶粉可以增加营养,但过多的奶粉,反而会造成亚健康。奶粉里面含有脂肪、糖类。这些容易长胖。
2.奶粉喝太多,宝宝不喜欢吃饭,也不喜欢喝白开水。这些都不好的。
四,为了增强抵抗力,每天给宝宝喝益生菌和钙铁锌等补品。
1.现在好多宝妈给宝宝买保健品,每天喝保健品,其实孩子容易依赖性。
2.如果宝宝是缺钙铁锌等,在医生的指导下喝比较好。
3.食物均衡,不乱喝药,保持一定户外活动,坚持锻炼身体,这些才是增强宝宝抵抗力的。
育儿,需要自己的分辨,而不是盲目跟风。年轻宝妈需要自己学着去分析。
一家三代共同生活在一起,育儿观念不一致时,该怎么办呢?
首先我想整体说一下对这个问题的看法:这是一个时代的问题——在今天,两代人在育儿观念上不一致,是一种再正常不过的现象。如果老人和年轻父母之间的观点特别一致,反倒非常罕见并值得思考。
为什么这样讲呢?因为今天这个时代变化太快了。过去人类社会的基本生产生活方式可以维持一两千年不变,而现如今,一、二十年间的变化可能翻天覆地。在社会变迁很缓慢的年代里,老人一辈子的阅历积累是宝贵的财富,在解决问题方面比年轻人有经验,被视为智者也获得尊敬。但在社会飞快变化的时代里,老人的年龄局限、生活习惯、学习能力、思维固化等特点,使其适应和接受新变化的能力远不如年轻人,也容易遭到否认和贬低。老人观念的保守和“落后”不仅仅限于育儿方面,但就对子女的期望(价值观)方面来说,有多少老人仍然觉得:考个公务员、在体制内上班、有铁饭碗,就是最好的选择。而子女们对于未来的选择早已变得开放和多元。
所以,对于生活在一起的三代之家,重点不是老人和孩子父母在观念上的不一致(我认为不一致是常态),而是在于家庭是否有边界。
有边界的家庭,老人会把自己放在从属的位置,尊重核心家庭(也就是孩子和其父母),尊重孩子父母在孩子问题上的主导权,乐于接受自己是属于帮忙和协助的位置。没有边界的家庭,往往不断地为争夺权力而发生冲突,他们在名义上是“为了孩子好”(他们心里确实也是这么想的),但实质上他们过于看重或误以为自己所秉持的某种单一方法就是对孩子好或正确的,其实不然。
我的几点建议是:
1、不要把精力放在强求观念一致上。一些“育儿宝典”里是有误区和误导的,其中,“家庭中育儿观念要一致”就是个特别常见的误区。育儿观念一致就一定好吗?我见过有的家庭父母特别一致,打孩子的时候一个打、一个摁着,这得多可怕啊!我有不少个案,对童年和青少年的记忆里,父母都是挺一致的,一致地或严格要求、或批评贬低、或理性刻板、或缺乏同理,哪种都不太好。而历史上严父慈母、或反过来慈父严母的家庭,孩子也不见得出什么问题。
父母间的不一致尚且如此,两代人之间的观念不同,本身更不一定引发什么问题。反过来,如果为了强求一致或争论个对错,而彼此攻击指责、相互不满甚至贬低对方,则更容易出现问题。举例子来说,严父慈母的家庭,父亲负责管、母亲负责爱,彼此尊重、各司其职,本来不见得出问题;但如果父亲骂母亲爱得不对、母亲骂父亲管得不对,就乱了套,孩子就会“站队”,往往站在母亲这边对抗父亲,变成管不得,父亲就更认定了是母亲“溺爱”造成的“错”。
所以我要郑重提出一个观点:孩子是否能健康成长,不是靠某种“对”的观念,而是看家庭是否创造出一种适合孩子成长的“势”(合力)。
2、努力造势或补势,也就是提供孩子成长中必备的要素,补充老人养育中的功能不足。我在一篇前文中已经提过,家长的任务不是“消灭”老人的错误(那是相当费力不讨好的事情),而是努力做“好”和“对”的事情,让孩子成长过程中好的因素占比例更多,就创造了更好的环境。举例来说,如果觉得老人溺爱孩子,重点不是消除老人对孩子的爱,而是在父母和孩子的互动中建立既有爱也有权威、教育、引导和约束的关系,作为老人的爱的补充。如果觉得老人凡事包办代劳,使孩子缺乏锻炼机会,与其把时间精力花在纠正老人方面,不如利用父母和孩子相处的时间给孩子创造锻炼的机会。在一个大家庭中,只要父母在执行着自己应有的功能,往往就能“稀释”或中和祖辈的不利影响。孩子其实并不需要完美的环境,而是需要“有效”的环境,也就是各项功能都具备的环境。
3、尽可能减少对老人的过度依赖,建立起一些边界。这里的边界指的是心理边界,而不是在现实里要立出个一二三的规矩。你看课桌上要画出“三八线”来作为边界的,恰恰是不能遵守而总要越界的小朋友。在心理上有边界的人,是已经完成了和父母“分离—个体化”这一过程的人。也就是内心独立了,成人了,把父母视为将老的人,从而有某种宽容和慈悲。老的若太不服老(仍要当家长),年轻的又不肯把自己视为成人而把老人视为“老小孩”(反哺),于是对老人仍是孩子对父母般的要求和期待。所谓孩子般的期待,就是认为父母归根结底应该满足自己的愿望。事实上,作为成人,我们的领导、同事、朋友、甚至伴侣,都不能完全满足我们的期待,大部分人把这些关系都还处理得很好。那么已经将老的老人,为何必须满足我们的期望呢。老人不是工具,很难让他们像机器一样,输入一下你设定的育儿指令,他们就管执行。家庭育儿通常的原则是,谁管的时候谁说了算。如果你特别不能接受老人的在某项活动上的某种做法,那这类活动你就尽量自己做,恐怕比纠正老人还要来得容易些。
(文中配图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