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家情绪怎么化解
孩子老觉得心烦易发怒,家长该如何引导?
孩子老觉得心烦易发怒,家长该如何引导?
您好,很高兴可以回答您的问题。孩子老觉得心烦易发怒,家长该如何引导?
首先、表达情绪是人的本能
生而为人,都是有各种各样的情绪的,其中喜怒哀乐是人的四种基本情绪。
孩子因外界的刺激而产生心烦易怒,进而用自己的方式表达愤怒,这源于人的本能,相信大家都是可以理解。
其次、孩子产生心烦易怒的原因一般来说,孩子的心理都是比较简单的,绝大多数还不善于控制和隐藏自己的情绪。孩子产生心烦易怒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种:
1、诉求得不到满足
感觉诉求得不到满足是孩子产生易怒情绪的主要原因,这种情况甚至会持续到孩子成年以后。
从新生儿时期开始,孩子就会因生理诉求得不到满足而产生愤怒的情绪。有兴趣的宝爸宝妈们可以回想一下,当宝宝饿了需要吃奶时是不是会哭泣呢?如果大人一时没接收到准确的信号,会不会感觉宝宝有一种恼了的感觉,哭闹不停而且声音都发生了变化?
2、感觉权益被侵犯
感觉自己的权益被侵犯了,是孩子产生易怒情绪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当孩子逐渐产生主权意识之后,我们经常会听到“我的妈妈”、“我的玩具”等说辞。比如,当妈妈去抱并且夸奖别的孩子时,孩子会因妈妈的注意力从自己身上转移开而产生危机感,出现愤怒的情绪。
3、目的没有达到
当孩子想去做一些事情没有得到允许,比如出去玩儿、购买玩具等,都会产生不满,甚至愤怒的情绪。
孩子觉得心烦易发怒,都是正常的情绪体现,但是每个孩子愤怒时的激动程度以及表达方式又会有所不同。无论怎么说,愤怒都是一种负面的情绪,它具有报复性和破坏性,不仅会影响孩子自身的身心健康,而且也会对他人造成不良影响。
那么家长该如何引导呢?
1、情绪发泄的正确引导
家长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要引导孩子采取正确的方法来发泄愤怒的情绪。
愤怒容易让孩子产生很多不可理喻的行为,有时候甚至会产生很严重的后果,比如有的孩子发起怒来爱咬人一样。但是我们又不得不面对这样的现实,不要指望6岁前的孩子能明白你所讲的道理。在引导孩子时,一定要避免简单的斥责和强迫孩子接受成人的道理。
1)、首先要安抚孩子的情绪,在情感上给予理解,让孩子意识到父母对他们的遭遇和心情是同情的。
2)、通过转移注意力的方式让孩子忘记不愉快的事,这种方法比沟通讲道理更直接、有效。事后,待孩子心情好时,再通过别的方式让孩子意识到心烦易怒时的乱发脾气是不对的,比如讲故事等。
3)、身体力行的潜移默化效果是最好的。家长营造和谐温馨的家庭环境,让孩子在家里慢慢养成良好的心态,遇事不急。家长还可以主动与孩子多交流,及时发现孩子的心理变化,尽早帮助其解决个人情绪方面的问题。
2、保持情绪的克制
面对孩子心烦易怒时的行为,很多家长很容易跟着发怒,这是不可取的,我们需要保持情绪的克制。
任何人都有发怒的权利,处于不同的认知程度,家长不应直接否定孩子发怒的理由,并且粗暴的制止。作为家长,我们更应关注孩子发怒的原因,帮助孩子梳理思路、解决问题、安定情绪。
因照看孩子,父母不得不常住儿女家,如何处理心理上的孤独呢?
这个问题普遍存在,我家老人这些年一直在这边帮忙带孩子。基本做法如下:
1、鼓励老人与其他带孩子的爷爷奶奶建立链接。
一起逛街、带孩子、接送孩子、话家常、郊游、广场舞……甚至串门。
人是群居动物,一旦与人失去链接,就会感到孤独。
另外,万年不变的婆媳,翁婿关系,导致很多话不能与晚辈直接交流,心里难免会郁闷,长期处于瘀堵的状态,人会以疾病的形式反应出来。
而没有什么比老人健健康康的更让人感觉幸福了。
2、周末接过带孩子的重任,鼓励老人周末放松一下。
一是多陪伴对孩子好,没有什么比父母用心的陪伴更珍贵的了,一方面减轻老人的负担。
全职妈妈知道,带孩子做家务比上班累得多。尽管老人无怨无悔地付出,但子女还是多体谅老人吧。毕竟机器还不能连轴转呢。
3、少苛求老人。多理解。
以前年轻不懂事,对老人要求多回报少,年岁渐长,终于明白,宽容有多么重要。
老人的生活方式,做饭带娃风格,能将就就睁只眼闭只眼,不能将就的,自己想办法解决。
不要活做了,人还捞着一点好。更让老人觉得子女靠不住,内心更孤苦无依。
4、节假日多带老人出去走走,多陪父母聊聊天。
这一点,我家那位对公婆就做的很好。
5、如果可以邀请老夫妻二人一起来。
老来伴不是说说的,二人有人说说话,很多负面情绪就被化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