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才能判定一个人的品行 夸自己品德优秀的话?

[更新]
·
·
分类:生活百科
1551 阅读

怎么才能判定一个人的品行

夸自己品德优秀的话?

夸自己品德优秀的话?

品德优秀是一个人身上最可贵的品质,无论什么时候我们都应该保持一颗善良的心,待人以善者善亦所趋。
我凡听言,要先知言者人品,又要知言者意向,又要知言者识见,又要知言者气质,则听不爽矣。
我品德优秀善良和爱是免费的,但不便宜。你的善良需要尖锐,你的爱需要理性。
这世上并不缺品德优秀的人,缺的是经历挫折打击背叛之后仍然善良的人。

青少年品德形成三阶段?

1. 前道德阶段(0-3岁)。
这一时期儿童对问题的考虑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他们不顾规则,按照自己的想象去对待规则。
2.他律道德阶段或道德实在论阶段(3-7岁)。
特点:(1)单方面的尊重权威,有一种遵守成人标准和服从成人规则的义务感(2)从行为的物质后果来判断一种行为的好坏,而不是根据主观动机来判断(3)看待行为有绝对化的倾向(4)赞成惩罚,并认为受惩罚的行为本身就说明是坏的,还把道德法则与自然规律相混淆,认为不端的行为会受到自然力量的惩罚。
3.自律道德或道德主观主义阶段(7-12岁)。
特点:(1)儿童以认识到规则是由人们根据相互之间的协作而创造的,因而它是可以依照人们的意愿加以改变的。(2)判断行为时不知是考虑行为的后果,还考虑行为的动机。(3)与权威和同伴处于相互尊重的关系,儿童能较高地评价自己的观点和能力,并能较现实地判断他人。(4)能把自己置于别人的地位,判断不在绝对化,能够看到可存在的几种观点。
青少年的道德认识是从他律道德向自律道德转化的过程。

一个人有学问的特征?

说到学问,一般人有误解,总偏向于具象化的知识技能,有人认为学习一门技能,有一项专长就是有学问,也有人认为能谈天说地、谈国家大事,品评历史人物是有学问,而现代的学校教育也更侧重对可量化的知识技能的培养,可是,一个人读到硕士、博士、博士后就算有学问吗?子夏给出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答案,什么都没学过,也可以有学问。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什么是有学问?子夏认为做好这几点就是学问:对自己的妻子,重贤德,而不重容貌。孝敬父母,不遗余力。对君主,能够奉身尽职;和朋友交往,守信用。翻译成现代的话来说,就是和先生、妻子相处还融洽吗?工作还顺利吗? 父母还好吗? 朋友们还都还维护你吗?现实生活中,如果你具备了亲贤爱能、孝顺父母、尽忠职守、信守承诺等美德后,事实上已经成为一个道德高尚、办事牢靠的贤德之人。人们拜师学习,苦苦地钻研学问,目的就是希望能成为这样的人。
学问是什么,在子夏看来,学问来自于生活实践,学问就在我们身边,就在我们对待自己,对待父母,对待老板,对待朋友的小事中。也就是说,我们在生活中只要进了我们的本分,做了自己应该做的事,那就是有学问,这个教育不一定是高等院校的所谓高等教育,也不是死读书得来的片面的知识,只要做人做事合情合理,这就是一个有学问的人。
学问其实不在远方,是自己不断发现,或许期间有人引导或启发,但一定是自己体会而后得到,并且享受其中的东西。它关乎品行,关乎做人,做学问,是一门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感悟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