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一个知道感恩的孩子
孩子性格偏激,绝情绝义没有亲情观念,不知道感恩该怎么教育?该怎么和孩子沟通呢?
孩子性格偏激,绝情绝义没有亲情观念,不知道感恩该怎么教育?该怎么和孩子沟通呢?
我打过,骂过,他总是能激怒我。我也曾试图心平气和的跟他沟通。可就能好那么几天,我真的决定放弃了!无力改变,随他去吧!失望透顶!
感恩就有问题。谁知道孩子经历了什么。父母这角色,称不称职,谁都可以当。没经历过别人的生活,不好妄下论断
孩子学习的榜样一般是自己的父母。做父母的以为自己用了最大的努力去和孩子沟通,但父母认为的最大努力,也许在孩子看来根本没有实际影响。到头来是父母自己的自high和一厢情愿。至少在孩子还没有成年、没有形成自己价值观前,父母家庭对他的影响是很大的。父母不光要看到孩子目前如何如何不听话,如何如何倔强。也要看到自己如何对家人,对另一半。只有让孩子了解到你为他好,而不是用所谓长辈威严,才有可能平等沟通。而平等沟通,是第一步。
小时候没有带孩子,过早送寄宿学校都是这个问题的根源。孩子的成长只有一次,错过了就错过了,很难弥补。
目前这个问题还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我最近几年在做这方面的探讨。用《圣经》中的教育智慧给儿子沟通,取得了较好的较果!
可能在叛逆期?培养孩子喜欢、健康的兴趣爱好, 帮助转移注意力,摆脱对电子产品、游戏的依赖,结交一些性格开朗上进的朋友.家长用爱去感化,多鼓励,少唠叨少抱怨少说教, 一定能找到改变方法的,不要失望和灰心。
发扬唐僧那个念经的精神,不停念不停讲就会有效果。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痛陈历史会有效果的。
只能耐心等待,孩子的成长过程可能是是被这样对待了
言传不如身教,在孩子出现父母认为的“问题”时先反思自己,然后父母先成长
不要过多的指责孩子,谁人没有年轻过!更不要放纵孩子,大是大非面前没有父子亲情。且行且珍惜!
怎样培养孩子关心父母的习惯?
这是一个好问题,值得我们仔细思考。
这些日子去朋友家,发现有的孩子会给父母添茶倒水,有的孩子却是只顾自己玩耍;有的孩子上街就想买东西、各种消费,有的孩子却想法给父母节约钱……
同样的孩子,不同的家庭,表现千差万别。原因在哪里?家庭教育。
那么,怎么培养一个孩子关心父母的习惯呢?
第一,培养感同身受的能力
什么叫“感同身受”?就是你觉得苦的,他也觉得苦;你感觉好的,他也感觉好;你觉得累的,他也不轻松;你觉得委屈的,他也不快乐。
孩子不是温室里的花,总有一天他要独自面对风雨。在父母的羽翼下,让他尽量多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就是一种呵护——足够多的生活技能,能帮助他更好应对未来的风险。
比方说,当你觉得累时,让孩子给你捶捶肩、捏捏腿,让他给你端洗脚水;当你忙于家务时,让孩子给你收拾屋子、扫地擦窗户;你做饭他洗碗;你看书他煮茶;每一件为你服务的事情,都在增长孩子的主人翁责任感,体会做事辛劳的同时,增加对父母的体谅。
第二,坚持鼓励孩子的好习惯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一个孩子有着良好的习惯,也许不久就会被坏习惯带偏。于是我们需要对好习惯不断地强化。
比如朋友家的孩子,从4岁开始洗自己的小衣服,干了之后大人收回来,他自己叠好放回小衣柜里,这个习惯一直坚持了下来。偶尔朋友帮孩子叠好给他,他会觉得自己得到了无条件的帮助,感觉很开心,还会很感恩。
孩子关心父母,不是一件两件事就能养成,有些孩子天生懂事,也是佛家说的善缘,有些孩子天生捣蛋,就需要父母用良好的方法去引导了。
第三,强调意义和价值——拒绝功利主义
有些家长会说,孩子学习压力够大了,舍不得再让他为生活操心。
可咱们终究要把孩子培养成合格的人,而不是一个学习的机器——这两者的区别就在于,前者有感情有梦想,后者眼里只有成绩。
只有成绩的孩子,在完成了小学、中学到大学乃至更高学位的考试进阶之后,会感觉自己茫然无助,不知道前程究竟在哪里,就因为他们一直都被功利化的培养,把工具当成了目的——成绩只是工具,成为合格的人才是目的。
家长别把生活想得太简单,感觉孩子大了,自然就会煮饭了,自然就会做家务了,自然就懂得如何生活了——如果没有习惯煮饭、做家务、好好生活,你让他怎么去适应新的生活方式?等到他需要做这些时,二三十年都过去了,要改变二三十年的生活方式,容易吗?
所以,在教育引导孩子的时候,要明白每一件事对于孩子的意义和价值:学习意味着更多机会、更有选择;而为父母服务、为家庭付出,意味着更有担当、更懂人情;孰轻孰重?
笔者发现,很多家长一边无意识地包办了孩子90%的生活,一边担忧孩子不懂得感恩、不关心父母、很自我,他们全神贯注却只看到孩子,很少回头看看自己。
既然你都包办了,孩子为何还要去做?既然你可以全权处理,孩子为何还要参与?既然你潜意识就觉得应该为孩子受苦挨累,又何苦去怨孩子不懂事不体谅?
父母才是孩子所有行为的根源,要找问题,先反省自己,也许才能解决根本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