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玩手机是有什么原因 10岁的孩子玩手机上瘾,家长该怎么控制?

[更新]
·
·
分类:生活百科
1807 阅读

孩子玩手机是有什么原因

10岁的孩子玩手机上瘾,家长该怎么控制?

10岁的孩子玩手机上瘾,家长该怎么控制?

小孩儿玩手机上瘾,多半是缺少父母的陪伴,或者是父母玩手机也比较上瘾,他见得多了也就学会了,家中只要有一个人机不离手,孩子就会学,因为孩子的好奇心比较强,手机里的东西又比较“丰富”大人玩了都会上瘾,更何况自制力比较差的孩子呢?所以想要戒掉孩子玩手机的瘾,首先要从做父母的开始,放下手中的手机多陪陪孩子。

为什么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看电视、手机却很专心?

有很多家长对孩子专注力这方面的问题感到困惑,很多家长觉得自己的孩子经常注意力不集中,比如孩子在学习的时候总是心不在焉,刚做一会作业就去玩一下其他东西。但是真正有注意力缺陷的小孩其实是少之甚少的。也许你会说孩子做作业不认真,但是你也发现孩子能够专心致志的玩游戏看电视,或者能全身心的参与到自己喜欢的活动中,其实这也说明孩子注意力基本上是没有问题的。
心理学上对注意是这么定义的: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这里的心理活动既包括感知觉、记忆、思维等认识活动,也包括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
从这个概念上来理解注意,我们可以知道注意不是一个单独的能力,它是所有活动都需要的,每个人都有注意过程,因此不能单独培养“注意力”。
我们以“孩子专心致志玩游戏”为例,“游戏”就是孩子注意的对象,当他的注意力指向游戏时,其他事物都被忽略了,指向性越强,集中度就越高。玩得入神时,你叫他,他可能都听不见。
但在学习方面,家长对如何提高孩子的注意力伤透了脑筋,各种关于注意力培养的文章也看了,训练注意力的课程也听了,该讲的道理都讲了,骂过打过,可所有方法都是短时间内有点效果,时间一长,孩子还是老样子,这是为什么呢?这就要从注意的类别来解释了。
注意分为三类:不随意注意、随意注意和随意后注意。
不随意注意,就是不用意识参加的注意,是一种本能的注意过程。这种注意过程没有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消耗的能量很少,所以很轻松。
人天生就会被鲜明的颜色、巨大的响声、奇特的事物所吸引,孩子看电视,就是被里面多彩的画面、丰富的声音以及精彩的情节所吸引,这是一种不随意随意,所以看电视很轻松;
而做作业就没有这样生动的画面和有趣的声音了,反而是非常单调重复的,有些作业还需要记忆和思维参与。这时,孩子就需要启动随意注意的过程。
随意注意和不随意注意刚好相反,它有预定目标,需要意志努力,并且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
游戏和电视节目等给人的感官刺激比较多,孩子不需要付出努力去关注这样的东西。那么在被动注意的情况下,孩子就可以很专注了。 相比之下,关于学习方面的刺激显然是较低的,甚至是乏味枯燥的,那么这就要求孩子必须有很强的主动注意的能力。
这时就需要家长们来进行引导了,因为随意注意是不以意志来转移的,所以我们要在客观条件上给孩子营造一个让他可以集中注意力的氛围。
比如孩子学习的环境要安静简单,最好是专门为孩子打造一个学习的空间,避免外界的干扰,在孩子学习的过程中不要让他们接触到电视或者是手机,可以在他们学习完成之后在给他...
这样就可以减少引起孩子不随意注意的因素,让孩子可以可以快速进入随意注意的过程,把宝贵的注意资源集中在学习上。
也许你会想,为什么有的孩子不用家长管,自己就主动认真呢?
这是因为那些孩子已经跨越了前两个注意状态,进入到了第三种注意类型——随意后注意。
随意后注意,是有预定目标,且不用意志努力的一种注意。在这种注意状态下,学习行为是高效且轻松的。在孩子低年级时,想要达到随意后注意的状态是很困难的,所以我们在引导孩子的学习上,更多的还是利用孩子的不随意注意,让孩子能更好的专心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