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国际上最通用的记谱方法 c调和首调的区别?

[更新]
·
·
分类:生活百科
4863 阅读

目前国际上最通用的记谱方法

c调和首调的区别?

c调和首调的区别?

“首调”和“固定调”的区别就是:唱的音不一样,但是音高一样。
“首调”和“固定调”有两种方面:记谱方面;唱谱方面。
1、记谱:记谱中的“首调”记谱,也称为C调记谱。在简谱中,几乎都是用首调(C调)记谱,很少用固定调记谱的。
2、唱谱:我们平时所说的“用首调唱”,其实就是用C调唱的意思。虽然我们是用C调唱,但是音高还是按照固定音高来唱。
拓展资料:
五线谱 (Musical Notation)
是目前世界上通用的一种记谱法,通过在五根等距离的平行横线上标以不同时值的音符及其他记号来记载音乐,属于运用最广泛的乐谱之一。
最早的发源地是希腊,它的历史要比数字形的简谱早得多。在古希腊,音乐的主要表现形式是声乐。到了罗马时代,开始用另一种符号来表示音的高低,这种记谱法称为#34纽姆记谱法#34。
五线谱主要服务于键盘乐器,熟识五线谱是键盘手进行出色演奏的基础。

五线谱属于记谱法中的文字谱?

五线谱不属于文字谱
五线谱 (Musical Notation)是目前世界上通用的一种记谱法,通过在五根等距离的平行横线上标以不同时值的音符及其他记号来记载音乐,属于运用最广泛的乐谱之一。
最早的发源地是希腊,它的历史要比数字形的简谱早得多。在古希腊,音乐的主要表现形式是声乐。到了罗马时代,开始用另一种符号来表示音的高低,这种记谱法称为“纽姆记谱法”。
五线谱主要服务于键盘乐器,熟识五线谱是键盘手进行出色演奏的基础

记谱法的发展历程?

音乐是用乐谱来记录的,记录音乐曲谱的方法即记谱法。目前,世界各国所使用的乐谱大体上可分为两类:文字乐谱和符号乐谱。
  在我国古代(公元前一千多年)就曾用律吕字谱和宫商字谱来记录宫廷里祭宴的音乐(雅乐)。前者借用了我国十二律(即一个八度之内分为十二个半音)的名称(黄钟、大吕、太簇、夹钟、姑洗、仲吕、蕤宾、林钟、南吕、夷则、无射、应钟)来记谱。后者借有古代五声音阶的音名(宫、商、角、徵、羽)来记谱,西周时期已较为流行。在我国汉代成书的《礼记投壶》篇保留了古代演奏的鼓谱。以“口”、“○”及“半”三种谱字记述作投壶游戏时两种鼓的演奏谱。这当是最早的谱式记载。《汉书艺文志》中有“声曲折”与歌和歌诗相配合的记载。据推断,这些“声曲折”当是歌或歌诗演唱时的曲谱。
  我国民间曾常用多种字谱记录音乐。如减字谱、宴乐半字谱、锣鼓经和二四谱等。南北朝时南朝梁代丘明(公元493—590)所传琴曲《碣石调幽兰》中用文字记述了弹琴手法,说明文字谱仍为隋唐间琴人通用的谱式。由文字谱发展为减字谱,是古琴记谱法一个极为重要的革新。这一变革是由唐代曹柔完成的。具体方式是用减笔笔划拼成某种符号作为左右两手在古琴音位上弹奏手法的标记,是一种只记弹奏音位与方法而不记音名的记谱法。如“”,上面的“大九”指大指和九徽(琴的外侧有十三个圆点叫做徽,标志泛音音位的位置),“勹”指中指弹奏技法“勾”的简化,“六”指第六根弦。此“字”总意是左手大指按九徽,右手中指勾六弦。因为标明指法,也叫“指法谱”,到南宋时逐渐定型并沿用至今。它的出现使得大批隋唐以前的琴谱得以整理而传于后世。宴乐半字谱即我国民间传统记谱法之一的工尺谱。
  源于唐代可能是管乐器演奏指法标记的“燕乐半字谱”(最早发现于敦煌千佛洞的后唐明宗长兴四年〈公元933年〉写本《唐大人曲谱》),后经宋代的俗字谱,到明清基本定型并广泛使用。但因流传地区和时间的不同,其记法、唱名等略有出入。公尺谱中合、四、一、上、尺、工、凡、六、五、乙为唱名,相当于sol、la、si、do、re、mi、fa、sol、la、si ,高八度加偏旁“亻”、如“ 上、 尺、亿 ……”;低八度每字末尾加折尾(合字除外)。如“凡、工、上 ……”。谱字有正、草两种书体,传统书写格式自上而下,自右而左。节奏(板眼)符号标在工尺字的右边,强拍(头板)符号为“、”或“×”,弱拍(眼、中眼)符号为“。”,每句的末尾用空位表示。工尺谱对研究整理民族音乐遗产、向民间音乐学习方面仍有着积极的特殊的意义。直到今天许多老艺人还是习惯用工尺谱来记谱或演唱。但由于记法太复杂、繁琐,以致我国古代有些宝贵的音乐遗产有的失真、有的失传。这些记谱法也正日渐被人们所遗忘。
  在世界记谱法的发展中,古希腊时已使用了希腊字母指示的简单记谱法。中世纪音乐理论家胡克巴尔德(约840—930),以ABCDEFG作为音阶各音,但以A代表今天的C音(唱名序列的do音),此举并未被当时的人们所接受。稍后,奥多神父(约879—943)依照古希腊的理论,将A代表唱名系列中的la音,此举得到人们的首肯并沿用至今。后来,在法国的意大利僧侣圭多达莱佐(约991—1033)又加以发展。他用重复A至G七个字母,大写代表低音,小写代表高音,重复的小写字母(aa bb……gg)代表更高的音,形成了字母组。我们现在所用的音名大体起源于此。
  公元9世纪,出现了一种以“点”、“钩”、“划”表示音的大概趋向和高低的记谱法。这种符号叫“纽姆”。先是记在一条线上,表示f音,根据符号落在线的上下就有了一个大概的音高标准。后来又加了一条c线。到了十一世纪,圭多达莱佐把线加到四根,音域为八度左右,使音高记谱更准确。以后由于重唱、演奏的需要又出现了六线、七线谱,甚至十一线谱。直到十六世纪,欧洲各国统一了五线谱,改变了横线太多所引起的复杂局面,过高或过低的音用加线来表示。以后又出现了适应不同音域、不同用途的高音、中音、低音谱表和记录多种乐器曲谱的大谱表、总谱表等,也都是建立在五线谱之上的。为了纪念五线谱的发明与诞生,人们把圭多达莱佐称为“五线谱之父”。与其它记谱法相比,五线谱具备着难以替代的优点:它的音高形象感强,容易区分高低音;和声立体感强,能同时记录诸多声部及和弦;可记录音调复杂、声部繁多的大型音乐作品;旋律线条清晰,记谱科学适用…… 为此,五线谱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通用的、流行最广的记谱法,为音乐事业的繁荣与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十八世纪时,简谱在法国出现。最初由法国教会教士苏埃蒂及大思想家卢梭开其端,后由葛林、巴雷、谢威三人加以发展和完善,称为葛巴谢记谱法,简称谢氏记谱法。它是用阿拉伯数字1、2、3、4、5、6、7记录音的高低,在数字之后或下面加用横线表示长短。由于这种记谱法简单明了,故称之为“简谱”,属于文字乐谱。我国的简谱是由日本传来的,至今又起了许多变化和发展。由于它的调式感强、简单易学、便于推广等特点,在我国流行很广。同时它又有着很多不足之处:音高的形象感差,缺乏多声部的立体感,尤其是不利于频繁转调旋律的音高把握。因此它逐渐跟随不上人们对音乐日益发展的需要,已渐被五线谱所取代。